這首童謠將會是這部劇中的重要配樂,不僅是片尾曲,同時也是插曲,但是插曲不是朋友們能錄的,歌是同一首歌,風格完全不一樣。
用作片尾曲,這是一首溫暖的兒歌。
用作插曲,這就是一首“不是陽間”的歌曲,陰森、瘮人,渲染劇中氣氛用的。孩子錄不出來,將由專業人士來錄製。
為了錄製好,張歎先教會了學園裡的老師們,再由她們教給朋友,並且專門買了卡拉ok機,調動朋友們的積極性。
現在看來,朋友們的積極性完全被調動起來,張歎聽了榴榴唱的,雖然各種走音跑調,但是架不住一副好聲音。這綿羊音,還是剛斷奶的那種,特彆治愈。
聽朋友唱歌,不能聽音律,要腦補畫麵,那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榴榴唱了還想唱,被底下的朋友們趕下來了。
她跑到張歎跟前,嚷嚷:“張老板,我感覺唱了這首歌我媽媽死了。”
她哭喪著臉,想哭。
張歎無語,安慰她:“你今晚上看看你媽媽在不在好不好?”
“可我覺得好難過鴨。”
那是你心術不正吧,朋友。
張歎:“那你聽聽白唱的,多開心,多溫暖啊,你還感覺媽媽不在了嗎?”
白唱的很歡快,人家還跳呢。
榴榴發現了原因,肯定是因為她沒有邊唱邊跳,所以才會這麼難過。
她興匆匆地跑去排隊,站在喜兒身後,和喜兒一樣,蹦蹦跳跳張望,恨不得前麵的朋友都去上廁所,她好立刻哇呀呀蹦蹦跳跳。
晚上十點多,榴榴的媽媽朱靜來接她了。這個瓜娃子鬆了口氣,她的媽媽終於還是在世上,太好啦。
自從唱了《白船》後,她滿腹憂思,晚上都沒睡覺,因為睡不著。她甚至打羚話給她媽媽,聽媽媽親口保證還在世。
“你整在想什麼呀榴榴。”
朱靜抱著榴榴,揉她的腦袋,又愛又無語。伴隨榴榴長大的,還有她那古靈精怪的性格。朱靜已經琢磨不透這個不點每在想什麼了,總之儘是些她想不到的。
深夜裡,氣很冷,張歎目送朋友們三三兩兩被接走,到崗亭裡看望老李,然後跺跺腳,呼出一口冷氣,匆匆回到家裡。這麼冷的,宅在家裡很溫暖,如果,能有個女朋友的話,那真是雪中送炭。
第二一早,張歎躺在被窩裡,已經醒了,但是不確定要不要起床。他在思考,今的晨跑是不是可以取消,他還這麼年輕,才23歲,為什麼要起這麼早??冬不睡懶覺,對得起懶覺嗎?!
這時他放在床頭櫃上的手機嘀了一下,來信息了。
他從被窩裡伸出手,感覺冷颼颼的,哪怕開了空調,和被窩裡的溫度也是沒法比的。
“快下來開門。”
這是短信的內容,發信息的人是,蘇瀾。
開門,那就意味著蘇瀾在外麵,他在裡麵;下來,明蘇瀾在下麵,他在上麵;快,明這些正在發生。
他猛然醒悟,掀開被子,穿上棉拖鞋,匆匆打開臥室,穿過客廳,推開陽台的門,冰冷又清新的空氣瞬間包圍了他,刺激他打了好幾個冷顫。
空氣中飄蕩著柳絮似的晨霧,人呼出的熱氣在身前形成一道道白霧,張歎往樓下張望,隻見紅馬學園的鐵門外,站著一個姑娘,正在朝他揮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