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下棋嗎?”李勳指了指旁邊的棋盤。
“晚輩棋藝稀鬆平常。”秦威道。
“那就手談一局。”李勳也不嫌棄。
爾後,棋盤擺好,白子棋罐,黑子棋罐,各自擺在一方。
李勳望著棋盤,捋著長長的胡須。
秦威在棋盤上擺上座子,執白子先行。
棋盤上落子,噠噠的聲音接連不斷。
兩人一邊對弈,一邊品茶,一邊聊著閒話。
大多數都是李勳在說,說一些秦威沒有經曆過的往事。
他說了當今璃皇登基時所麵對的困難,所經曆的陰謀,所展現出來的手段和魄力。
那時候大璃勢微,周邊各大王庭蠢蠢欲動,而朝堂之上,新皇剛剛登基,還無法掌控朝局,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可是就在這樣的局麵下,璃皇一點點撥亂反正,用了三年徹底掌控朝局,又用了五年扶持民間武道勢力。
就是那時候,璃皇為了提升大璃的武者數量和力量,頒布了尚武令,讓民間武道勢力發展壯大。
正是因為尚武令,大璃武道盛行,國力增長快速。
至武德二十年,大璃兵強馬壯,威震四方,周邊各大王庭紛紛偃旗息鼓,俯首稱臣。
“你覺得尚武令如何?”李勳突然問道。
秦威落子的手微微一頓。
尚武令主要有三方麵,一方麵就是建立演武閣,為朝堂培養武者。第二方麵就是鼓勵民間武者建立宗門,給予宗門很多特權和扶持。第三則是提高武者的地位。
“尚武令乃強國之策!”秦威道。
“那為何陛下現在想要推翻尚武令?”李勳看似隨意的問道。
“因為尚武令少了一道枷鎖!”秦威道。
“什麼枷鎖?”李勳繼續問道。
“思想!”秦威道。
李勳抬頭,目光深邃的望著秦威,“什麼思想?”
“儒家講仁義禮智信忠孝,武者呢?”
“武者以強者為尊,以私利為重。”
“在武者心中,沒有陛下和朝堂的位置?”
秦威輕聲說道。
“所以你認為尚武令該推翻?”李勳問道。
秦威搖搖頭,“不,尚武令不能推翻,而是要變革,建立新的規則,注入新的思想。”
“尚武令是強國之策,若是推翻,大璃二十年後必然會衰敗。”
“但是任其發展,大璃將有顛覆之危。”
李勳點點頭,目光又落在了棋盤上,此時棋盤上已經落滿了棋子。
“你覺得武者應該有什麼樣的思想?”
秦威眉頭微皺,“俠義!”
“天下武者心懷俠義者不在少數。”李勳道。
秦威道:“行俠仗義、濟人困厄乃是人之本份,這隻是俠之小者。”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李勳猛地抬起頭來,他眯著眼,深深的望著秦威。
許久之後,那張布滿皺褶的臉龐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好,很好!”
“哈哈,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他笑著,迷蒙的眼眸中流淌著渴望和希冀。
“老夫跟言老頭都老了,以後就要靠你們這些年輕人了。”
噠~~
棋子落在棋盤上。
“回去吧,演武閣的事情你無需操心,過幾天演武閣會給你一個交代。”
秦威看著棋盤,無奈的放下手中的棋子。
這盤棋他輸了,輸的很徹底。
不過此行的目的他已經達到了。
“晚輩多謝武正大人!”
“晚輩告辭!”
秦威起身,躬身告退。
“對了,你可能不知道那尚武令就是老夫的提議。”李勳突然說道。
秦威微微愕然,隨後道:“武正大人不愧是國之柱石!”
李勳擺擺手,示意他可以離開了。
秦威再次施禮,方才退出房間。
當他走出庭院後,站在庭院門前,望著那青翠的樹冠,良久才坐上馬車離開。
而靜室內的李勳看著棋盤上的棋子,捋著長長的胡須。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說的真好!”
“去把那幾個吃裡扒外的東西處理掉,免得他們玷汙了老夫的名聲。”
他輕輕的說道,聲音中不含一點煙火氣。
“喏!”
靜室之內,一處昏暗的角落中,有一道模糊的人影躬身應道。
……
回到鎮武司,秦威見到了一個英俊青年。
“學生傅淵拜見郡王殿下!”
傅淵身穿儒衫,雙眸錚亮,渾身上下充滿了肆意張揚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