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州東部,無名的山穀。
一身白色長衫的無花沿著狹窄的山路,再次來到山穀內。
當他走過山腳看到山穀內的景色時,英俊的臉龐上露出了驚異的神色。
上次他離開時,這片山穀還是一片荒野山林,可現在卻變成了一座不小的村落。
一座座木屋整齊的排列著,一片片的農田坐落的山穀山坡上,一道道身影在田地中俯身忙碌著。
嫋嫋炊煙飄蕩,伴隨著孩子的嬉鬨聲傳播開來。
“大師,這就是您說的無名穀嗎?”
就在無花愣神之際,幾位身穿麻布長衣的老者來到了他身後,一臉欣喜的望著山穀內村落。
不隻是幾位老者,在這幾位老者身後還有上百衣衫襤褸的人。
“應該是!”無花笑道。
爾後,他便沿著阡陌小道朝著穀內走去。
“聖僧!”
突然一道驚喜的聲音響起。
無花循聲望去,隻見在田地裡一名農夫正望著他。
“阿彌陀佛!”無花輕念一聲。
“聖僧回來了!”
“聖僧回來了!”
農夫不由的大聲呼喊起來。
隨著他呼喊,穀中村落中一道道身影衝了出來。
他們衝到了無花身前,虔誠跪地拜道:“恭迎聖僧!”
“諸位施主快快請起!”無花有些局促的說道。
這種虔誠讓他有些緊張。
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人來到近前,“信徒柳青虛恭迎聖僧。”
無花有些無奈的扶起他來,說道:“不是說過不要喊聖僧了嗎?”
“聖僧救我等於苦海,為我等尋找佛國,我等願信聖僧。”柳青虛一臉虔誠的說道。
他們都是亂世之中的難民,如果不是無花相救,他們早就變成了山野中的枯骨了。
無花不但救了他們,還幫他們尋找安居之地,還給他們銀兩購買吃穿之物。
如今他們能在這個山穀中安居,都是無花的恩賜。
自無花離開後,他們不但沒有忘記無花,反而更是將無花視為信仰。
特彆是柳青虛,他遵循著無花的理念,接納救扶因戰亂無法生存的難民。
雖然他救助的人不多,但是日積月累之下,也有上百人。
無花看著一張張欣喜且虔誠的臉龐,一顆佛心不禁悸動起來。
“或許貧僧的成佛之路就在這裡!”
什麼是佛?
覺悟之人便是佛。
什麼是覺悟?
明心見性便是覺悟。
明是非,見善惡,便是覺悟。
“阿彌陀佛!此地應為佛覺穀!”無花輕聲誦道。
柳青虛聞言,雙眸一亮,雙手合十,躬身拜道:“聖僧所在之地便是佛覺穀!”
無花曬然一笑。
他說的佛覺穀是自己的覺悟之地。
而柳青虛所說的佛覺穀卻是他所在之地。
“貧僧想在這裡留宿幾日,可否?”
“聖僧請,信徒已為聖僧建造了佛居廟宇。”柳青虛道。
無花望著村落中那座最大的木屋,已經明白那是為他建造的。
雖然他不在意這些,但是他也不好浪費了這些村民的好心。
“他們都是苦難之民,還需要你們收留!”無花指了指身後的難民說道。
“來者皆是聖僧信徒!”
柳青虛上前一步,對那些難民誦念道:“阿彌陀佛!”
一群難民麵麵相覷,幾位老者先是回過神來,躬身誦念道:“阿彌陀佛!”
柳青虛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無花見此,有些無奈的笑了笑。
他知道柳青虛的意思,也明白柳青虛為何要如此做。
柳青虛感恩於無花,也願意遵循無花的意誌收留更多的難民。
但是他必須要保證進入這佛覺穀的難民都要信奉無花。
統一的思想便與管理,統一的意誌可以避免很多矛盾。
所以無花並沒有阻止柳青虛。
進入村落,看著一張張蠟黃但充滿希冀的臉龐,無花的心情還不錯。
雖然在這裡的百姓都過著苦日子,但是他們最起碼心存希望。
隻要心存希望,未來他們即可過上更好的日子。
柳青虛為他建造的廟宇並不大,也稱不上精致華麗,隻是一件很普通的木屋,但這已經是村落中最好的木屋了。
進入屋中,有一蒲墊,有一尊泥塑的佛像。
坐在蒲墊上,無花看著佛像總感覺有些古怪,因為這佛像很像他。
“他們應該感謝你,是你幫他們建造了這處樂土。”無花對柳青虛說道。
“沒有聖僧的指引,信徒如何能尋到此處樂土。”柳青虛跪在無花麵前,道。
“起來吧,不要動不動的就跪!”無花道。
“信徒身無長物,隻有一顆向佛之心!”
“貧僧並不是佛!”
“在信徒心中,聖僧就是佛!信徒願剃度,願一直跟隨在聖僧左右。”
無花悠悠的歎了一口氣。
他感覺柳青虛對佛的信仰比他更虔誠。
“這裡還有麻煩嗎?貧僧可以幫著解決。”
無奈之下,他隻能轉移話題。
柳青虛有些失望,不過並沒有多言,隻是說道:“山中多野獸,百姓生存困苦,信徒雖然已經傳授他們武道,可惜信徒所修煉的功夫太過低級,無法讓他們有自保之力。”
“還請聖僧能賜下功法。”
穀中的百姓都是普通的百姓,他們之中很少有修煉武道的。
而柳青虛雖然修煉過武道,但修為隻有五品。
再加上他出身普通,根本就沒有什麼高深的功法。
無花想了想,說道:“功法簡單,明日你來取便是。”
他會很多功法,有少林武功,有倭國忍術,還有丹心術、迎風一刀斬等等。
這些功法足以讓武者修煉到九品,甚至先天之境。
……
平蠻關內。
明媚的陽光透過狹窄的縫隙揚撒在關城之中。
秦威騎馬來到城門前。
“殿下,一切都收拾好了!”宇文成都來到秦威身前,稟報道。
秦威微微頷首,望了望關城內,眉宇微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