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載,左慈少有神通,曾居天柱山,研習煉丹之術,後得到《九丹金液經》,學會萬般變化。其明五經,兼通星緯,學道術,明六甲,傳說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廚。
《後漢書》中說他少有神道。
葛洪《抱樸子·金丹篇》載,左慈是葛玄之師。傳其《太清丹經》三卷,及《九鼎丹經》、《金液丹經》各一卷。
還一些有關史料記載,他經過六七十年的修煉,是死後成仙的。
葛洪《神仙傳》也說他能夠役使鬼神,會變化、能辟穀。
秦威看著眼前這個腳穿木屐,手拄竹杖的老者,腦海中回憶起關於左慈的記載。
“先生可會道術!”秦威滿臉期待的問道。
奕天棋盤上,左慈算是擁有先天修為的棋子人物,可是無論是曆史,還是其他的小說演義,左慈都不是一個武力高超的人物,反而是一位精通各種神秘手段的道家方士。
這就說明奕天棋盤對棋子人物的評定不單單隻是是遵循武道修為,也遵循其他的修煉之道。
當初轉化出王守仁的時候,秦威還以為奕天棋盤隻遵循武道修為,不過現在想來,不是奕天棋盤隻遵循武道修為,而是年輕的王守仁隻是個普通人。
若是心學大成的王守仁,奕天棋盤肯定將其列為先天棋子。
左慈麵帶淡笑,謙虛的說道:“貧道隻是會一些障眼法而已。”
然而秦威卻非常感興趣,這個世界也有道家,也有很多道士,比如天師府就是大璃道教的典型勢力。
隻是秦威從未聽說過有人會道術。
或者是他孤陋寡聞,也或者是道術已經失傳,亦或者道術就是一些障眼法而已。
“先生可願為本王表演一番?”秦威好奇道。
左慈笑道:“殿下所願,貧道自然不敢不從。”
話音落下,隻見他輕輕一揮手,在秦威震驚的目光下,他身前的書桌上居然長出了一根木刺。
木刺長一尺,呈青灰色,秦威伸手捏了捏木刺,居然發現這是真的。
“真的!”
“不是障眼法!”
秦威驚呼起來。..
居然真的有道術!
“殿下,這隻是一種小手段而已。”左慈笑道。
秦威抬頭,滿臉驚喜。
左慈說的沒錯,這隻是一點小手段,看起來沒有任何用處,但是這代表著是這個世界真的有道術的存在。
這就意味著如果很多道教的傳說都有可能在這個世界實現。
“先生可會長生之術!”秦威雙眸放光的說道。
然而左慈搖搖頭,道:“貧道不會!”
秦威也沒有感到失望,“那先生可會煉丹之術!”
“那是自然!”左慈自信的說道。
“變化之術呢?”秦威繼續問道。
說到變化之術,他最先想到的是孫猴子的七十二變。
左慈道:“殿下,變化之術就是障眼法而已。”
顯然,他所會的變化之術跟孫猴子的七十二變是不一樣的,他的變化之術真的隻是障眼法。
隨後秦威又問了很多問題,左慈都一一作答,讓秦威對左慈的能力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
其實左慈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厲害,沒有什麼飛天遁地的神通,他所掌握的能力都是在這個世界有跡可循的能力。
畢竟奕天棋盤轉化棋子人物的首要條件就是遵循這個世界的規則。
當然也有可能是左慈修煉不夠的原因。
可就算是如此,秦威依然對左慈的能力感到驚喜萬分。
首先左慈擅長煉丹術,這一點的重要性無需多說,有了左慈,再加上李時珍,秦威以後再也不會缺丹藥使用。
其次左慈擅長變化之術,也就是障眼法,能夠迷惑他人的感知,讓人無法辨彆真假。
再就是兼通星緯,明六甲,能夠通過觀察星象變化推算人事吉凶,通過演算趨吉避凶。
最後就是各類道術,如坐致行廚,可以憑空招來食物,等等。
至於戰鬥方麵,他的手段頗為神奇,也不能說很弱,隻能說他與武者不屬於同一類。
在了解這些之後,秦威拉著左慈細聊起來。
“先生既然精通星緯之術,那可知當今天下大勢?”
秦威滿心期待的問道。
據記載,漢末時,左慈從星象中預測出漢朝的氣數將儘,國運衰落,天下將要大亂,就感歎地說:“在這亂世中,官位高的更難保自身,錢財多的更容易死。所以世間的榮華富貴絕不能貪圖啊!”
若是左慈也能預測大璃的國運,那對秦威來說簡直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左慈沉聲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下大勢因人而變,因勢而行。”
“殿下所求之事,在於人,不在於天。”
秦威有些疑惑,不解的問道:“這是什麼意思?”
左慈想了想,說道:“星象之中可以推演出很多東西,但是星象也會因人而變,比如現在貧道知道雲州將由一場大戰,但是大戰的結果什麼樣,貧道就不知道。”
“因為造成這場大戰的因素來自於人,而能夠改變這場大戰的結果人也有很多。”
“而殿下也可能會改變這場大戰的結果,所以這場大戰的結果如何,在於殿下,在於那些強者,而不在於天。”
“殿下問貧道天下大勢,可是這天下大勢會因殿下一舉一動而改變,貧道如何能預測殿下的一舉一動?”
秦威微微一愣,但很快就明白了。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意因人而變。
簡單點說,左慈可以預測天下大勢,但是他卻無法幫秦威預測,因為秦威就是天下大勢的一部分。
如果隻是一個普通百姓,他知道天下大亂之後,可以趨吉避凶,躲到深山中。
可是如果是朝堂上袞袞諸公,亦或者帝皇親王,他們就算是知道天下大亂,也沒有辦法躲避,因為他們就是天下大亂的主角。
這天下大勢如何變化,全在於人的行動。
就比如雲州南陽城的大戰,秦威也能預料到,這一戰是璃皇布局數十年的結果,是無法避免的。
而對秦威來說,他能不能去,要不要去,去了之後會將這場大戰引到什麼方向上,這全在於他決定。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人謀在前,天成在後。”秦威恍然大悟。
“殿下果然聰慧!”左慈笑道。
秦威長長的吐出一口氣,心情驟然輕鬆了不少。
說實話,在得知璃皇昏厥之後,他的心神一直都繃得很緊。
因為他很清楚接下來整個大璃都將陷入震蕩之中,他將麵臨一場殘酷且慘烈的爭鬥,所以他非常緊張和忐忑。
他在害怕失敗,因為一旦失敗就是萬事皆休。
不過左慈的一席話,卻讓他想通了。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事在人為。
“那先生覺得本王應不應該去南陽城?”秦威說道。
左慈笑道:“或躍在淵,無咎,君於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秦威眸中精芒一閃,左慈用了兩句卦語。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意為龍要麼躍而上,要麼退於淵中,見機行事即可無咎。重點在於把握時機。
九三:君於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意為君子的德才已經顯現,會引人注目,但要奮發努力不懈,日日夜夜警惕戒備,以防災禍,這樣縱處危境,也可無咎。
簡單來說,就是現在時機未到,秦威應該繼續潛龍在淵。
“那本王何時能龍飛在天?”秦威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