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四十六年十一月初三。
清晨。
禮部官員分彆到天壇、先農壇、太廟告知皇家先祖。
巳時。
皇城內鐘鼓齊鳴。
秦威身穿金黃色袞服行至盛安門樓後。
早就等在皇城門前的文武官員身穿官服,在洪臚寺官員的引導下,進入皇城。
眾臣站在盛天殿門前的廣場上,文東武西跪在禦道的兩側,
秦威從盛安門城樓上下來後,進入盛天殿就座。眾臣依官階高低魚貫進入。
群臣依據口令行三跪九叩禮。在百官行禮時,音樂設而不作,群臣慶賀的表文也進而不宣。
最後由司禮監掌印太監陸公公頒布詔書,儀式莊嚴而隆重。
坐在盛天殿龍椅上,秦威俯瞰著下方跪拜的朝臣,麵色古井無波。
登基!
自此以後他便是這大璃皇朝的帝皇。
來到這個世界近三年,幾經波折,如今終於得償所願,成為帝皇。
秦威心中充滿了欣喜和激動,隻是表麵上他依然保持著古井無波的神色。
回憶著這三年的過往,秦威心中居然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就在秦威回憶時,他突然感覺識海中的奕天棋盤劇烈震動起來。
心神湧動之間,奕天棋盤上浮現出無數金色的光華,千絲萬縷,縈繞在奕天棋盤周圍,將奕天棋盤完完全全的包裹起來,仿佛變成了金色的蟲繭。
其中有浩瀚的力量在湧動,原本平靜的識海此時如同海嘯一般波濤洶湧,讓秦威的心神都震蕩起來。
“這是!”
秦威大驚。
不過大驚之後便是大喜。
因為他發現勢之氣正在瘋狂的暴漲,暴漲的速度超出了他的想象,而且奕天棋盤似乎也正在進行一次脫胎換骨的變化。
“會有什麼變化?”
秦威見此,不禁期待起來。
勢之氣暴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畢竟他已登基,已是大璃的帝皇,所擁有的權勢不可同日而語,勢之氣暴漲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但是奕天棋盤再次發生變化,讓他更加期待。
自他獲得奕天棋盤後,奕天棋盤就出現了很多變化,從最開始的可以轉化棋子人物的白玉色棋子,到後來的獲得萬法烘爐的黑色棋子,再到後來可以施展天威的白色棋子。
不過這些變化都是在棋子上的變化,而這一次的變化來自於棋盤。..
秦威等待著,可是這奕天棋盤就好像跟他作對一般。
磅礴的波動一直持續著,絲毫沒有半點結束的意思。
“陛下,大典已經結束!”
就在秦威感到心急的時候,旁邊的陸公公開口說道。
秦威回過神來,眉頭微皺。
這個時候,他的心情充滿了期待和急躁,根本不想理會其他的事情。
不過眼前也不是他探究奕天棋盤的時候,他深吸一口氣,平複下煩躁的心神。
鎮定,鎮定,鎮定!
奕天棋盤就在那裡,它跑不了,我隻需要安心等待即可。
平複下那顆騷動的心,秦威這才問道:“接下來還要做什麼?”
說起來有些好笑,自從老皇帝駕崩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了,這半個月來,秦威就如同一個提線木偶一般,被司禮監和禮部的官員引導著,舉辦各種典禮。
各種複雜的禮儀一大堆,弄得秦威迷迷糊糊的。
“陛下接下來要處理朝政,最近積攢的朝政不少。”陸公公道。
秦威一聽朝政,就想起了那一大堆奏折,頭又不由得痛了起來。
但他還是無奈的說道:“那就去處理朝政吧!”
陸公公點點頭,隨即引著秦威離開了大殿,同時殿內群臣也紛紛散去。
新皇登基,群臣各懷心思。
一代天子一代臣。
新皇登基,朝堂肯定會有出現很多變化。
至於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就要看秦威的心思了。
回到禦書房,秦威看到書桌上的奏折,不禁頭痛的揉了揉眉心。
他是想做皇帝,但不想做一個辛苦的皇帝。
這要是天天呆在書房裡批閱奏折,他這個皇帝做的又有什麼意思。
不管現在還不是撂挑子的時候,他隻能坐在書桌後,開始處理這些亂七八糟的奏折。
“皇後到哪裡了?”
他一邊批閱奏折,一邊問道。
“已經入天州了,再過五日即可抵達京都!”陸公公回道。
早在十幾天前,秦威就派小順子去接司徒千雪了。
他既然已經登基,那皇後之位自然就是司徒千雪的。
秦威點點頭,又問道:“朝堂上可有什麼動靜?”
“陛下是指?”陸公公問道。
“就是那些大人們對朕登基有什麼反應。”秦威道。
陸公公想了想說道:“目前來說,諸位大人還算安穩。”
朝堂上的重臣都是老皇帝選的,能被老皇帝看重自然不是庸碌之輩。
如內閣閣臣,六部尚書,都督府的諸位都督,都算是才德兼備之人,當然他們也有自己的立場和利益關係,但是他們在大局上沒有錯失,這一點還是很好地。
秦威對此還算滿意,也沒有想過大刀闊斧的改變朝堂格局。
畢竟他現在剛剛登基,大璃內外還有很多問題,此時朝堂自然是以穩定為主。
秦威放下筆,想了想說道:“讓內閣幾位大人過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