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六個月就過去了。
在這個三個月的時間,天穹盟會和巨靈皇朝的局勢似乎變得緩和很多。
青環海域,天穹盟會聯軍占據盛靈城,巨靈皇朝占據雍華城以及青環海域的大半陸地,而大越皇朝則蜷縮在天歌城默默的積蓄力量。
各方之間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短時間內都沒有開戰的打算。
而在幻靈海域,天穹盟會的百萬聯軍則彙聚在幻靈海域北部的天宇群島,天宇群島是一片畢竟荒蕪的島嶼,在天穹盟會建立駐地之前,那裡幾乎沒有勢力,也沒有太多的百姓生活。
百萬聯軍進入幻靈海域,巨靈皇朝自然不會沒有任何反應,在聯軍入駐天宇群島的第一時間,巨靈皇朝就在北部的疆域集結了超過兩百萬大軍。
不過到現在雙方都沒有其他的動作,隻是隔著千裡幻靈海域對峙。
表麵上雙方對峙,維持著相對安定的局勢,但是暗地裡卻是暗流湧動。
不隻是天穹盟會和巨靈皇朝之間暗流湧動,就連巨靈皇朝周圍的勢力以及天穹盟會東部、南部眾多勢力之間也是暗流湧動。
隨著天穹盟會和巨靈皇朝分庭抗衡,這場爭鬥的影響已經擴展到整個西部的大半海域。
甚至連萬裡之外的盛嵐皇朝和大薊皇朝都知道天穹盟會強勢崛起,正在挑戰巨靈皇朝在西部海域的地位。
不過目前來說,他們沒有插手這場爭鬥的想法,或者應該是他們不會沒有意義的幫助巨靈皇朝。
雖然三大皇朝皆屬於萬皇聖殿,但他們之間並不是堅實且親近的盟友。
或許他們更想看到巨靈皇朝狼狽的樣子,這對他們來說更像是一場好戲。
盛嵐皇朝和大薊皇朝的想法暫且不說,先說說巨靈皇朝周邊的勢力。
隨著巨靈皇朝接連失利,陷入了被動,周邊的勢力也紛紛變得不安分起來。
其中表現最為積極的當屬武安皇朝,在魯亦青被殺的半月後,薑州就來到了大越皇朝的天歌城。
不過表麵上他是以海商的身份去的天歌城,但暗地裡他與越皇、喬萬軍會見了數次。
具體談話內容未知,但在他離開天歌城之後,越皇就向秦威書寫了一封信。
信中表述了越皇的一些想法和意見,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他認為可以將武安皇朝拉入天穹盟會內。
對此,秦威並沒有立即答應下來,隻是給越皇回複讓他先等等。
武安皇朝的實力不弱,若是以前秦威自然不會拒絕這樣一個盟友,可是現在他卻不能將武安皇朝納入天穹盟會。
原因是他之前與盛勢有過約定,天穹盟會的擴張隻能止步於巨靈海域和青環海域。
他還需要盛勢幫忙讓大璃加入萬皇聖殿,所以這份約定他肯定不能破壞。
不過就算是不讓武安皇朝加入天穹盟會,也不妨礙雙方聯合對付巨靈皇朝。
所以秦威並沒有徹底拒絕越皇的提議,隻是讓他先等等再說。
而武安皇朝雖然沒有加入天穹盟會,但是他們也沒有放棄支援大越皇朝。
論實力,武安皇朝不如大越皇朝,但是論物資和資源儲備,如今的大越皇朝就是個窮光蛋,而武安皇朝卻是一個富裕戶。
武安皇並不是一個吝嗇的人,太過珍貴的資源他不會白送給大越皇朝,但是一些普通的糧草物資,他毫不吝嗇。
有了武安皇朝的支援,大越皇朝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而當齊朝抵達大越皇朝的時候,其實武安皇朝支援的物資已經先一步送到了大越皇朝。
不過大越皇朝依然還是無比的缺乏資源。
畢竟武安皇朝給他們的隻是一些普通的物資,能解一時之渴,卻無法改變大越皇朝困頓的情況。
所以大越皇朝還是繼續來自大璃中央銀行的貸款。
齊朝在天歌城與越皇和喬萬軍談判數日,期間差點讓越皇氣的翻臉,因為齊朝想要他的黃道聖旨。
當時秦威隻是提了一下,但齊朝卻是當真的,他以為秦威想要黃道聖旨,所以死咬著黃道聖旨不鬆口。
最終,越皇還是妥協了,將黃道聖旨作為抵押物,從大璃中央銀行貸款三億萬皇幣以及三千顆靈石。
雖然越皇心中有無數的不滿和氣怒,但是現在大越皇朝真的需要這一筆錢。
帝皇寶器雖然重要,象征著一個皇朝的底蘊和皇權,但實際上它隻是一件寶器,而且還是一件近乎於一次性的寶器。
說帝皇寶器近乎於一次性,是因為帝皇寶器所消耗的能量乃是來自長時間的積累和儲備,在帝皇毫無修為的情況的下,它可以爆發出堪比寂照境,甚至天意境強者的威能,但是相應的在爆發之後,它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和儲備才能再次使用。
這也是在雍華城越皇沒有使用黃道聖旨的原因。
因此帝皇寶器的實際擁有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有了大璃中央銀行的貸款,越皇開啟了買買買的模式。
那三億萬皇幣根本就沒有運到天歌城去,而是直接在大璃換成了各類物資和資源。
軍械、丹藥、戰船、甚至連機關獸,越皇難得豪邁了一次。
而隨著大量的物資和資源運到天歌城,大越皇朝再次整訓了百萬大軍。
如此,大越皇朝才有了與雍華城附近的巨靈大軍對抗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