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淩晨五點整,天津衛外海,洛陽號戰列艦炮口高高揚起,十幾台測距儀或高倍望遠鏡都直對著碼頭方向。
“發現信號!開始記錄參數。”
“距離6800,方位角…”
“報告最終參數…”
在高倍望遠鏡中,岸邊的天空突然亮起了數道亮光,然後是醒目的紅色信號彈。
全艦隊取消燈火管製,探照燈往信號彈落點照去,讓隱藏在黑夜中的炮台顯露出來。
亮光是照明彈,天還沒亮,戰列艦無法直接觀測目標,但是這個距離夠近,隻要有光線,有指示,和戰艦直射也差不多。
叮鈴鈴……
急促的警報聲響起,甲板上無關人員清空,火炮進入待激發狀態。
“開始登陸!”
轟!
主炮口突然冒出一團巨大的火光,附近的空氣都產生了震動。
356毫米高爆彈離開炮膛,隻劃出了一道很小的弧線,直直的落在炮台周圍。!
高爆彈爆炸,巨大的火光團突然出現,衝擊波和氣浪殺死了爆點周圍數十米內一切沒有遮攔的生物。
翁翁~翁!!
登陸艇上的柴油機全功率運行,以十節航速向岸邊駛去。
海上在進攻,陸地上也沒有閒著。
北線南下的炮兵已經在天津衛內架起了大炮,12門105毫米野戰加農炮對著炮台區也是一陣猛轟。
前後夾擊之下,炮台守軍損失慘重。
畢竟炮台的弱點總是在陸地上,對來自後方的防禦並不充足,特彆是炮台上一次更新加固都是幾十年前的事了。
隨著陸軍炮火開始延伸,南華陸軍輕而易舉衝入了“威”字號炮台,雙方展開激烈的爭奪戰,炮台對海防禦功能暫時癱瘓。
五點零五分,剩餘四座炮台碉堡和三座平炮台的部分火炮開始對洛陽號進行還擊。
雖然這些火炮大多老舊,炮彈也是老式炮彈,對洛陽號的威脅有限,但數量夠多,也給洛陽號造成不小的麻煩。
例如,洛陽號上的152副炮火力陡然下降了許多。
152副炮並沒有炮塔化,僅有一個炮盾,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艦長下令撤回副炮炮手。
反正洛陽號主打就是一個肉盾,主炮聲勢夠大,能夠吸引足夠的目光,這就夠了。
炮台爭奪戰進行很順利,五點十四分,“威”字號炮台被南華士兵控製,僅有部分碉堡未能攻克,但是也沒用威脅了。
十七分,一發356毫米高爆彈命中“海”字號炮台240毫米主炮,引爆了周圍堆放的彈藥,引發殉爆。
突如其來的爆炸聲驚呆了青帝國士兵,一時之間,青帝國士兵的反擊弱了許多。
乘此機會,南華士兵攻入了“海”字號炮台。
“門”字號炮台還想去支援,剛出門就遇到了正向他們攻來的南華軍,丟下幾十具屍體後縮了回去。
五點二十四分,第一艘登陸艇衝岸,海軍陸戰隊員下船後並未停留,向著最近的土炮台衝去。
然後是第二艘,第三艘,五分鐘內,一千五百名南華海軍陸戰隊員登上了岸,向四麵八方擴散開來。
登陸艇“卸貨”之後吃水變淺,退回了大海,去接下一批人。
登陸的陸戰隊員就地組成大小不一的戰鬥部隊,向著正在吞吐火光的炮台攻去。
五點五十分,“震”字號炮台在南華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前後夾擊之下,損失慘重投降。
至此,天津衛南岸主要炮台全部失守——這也是南華的主攻方向。
六點左右,第二批海軍陸戰隊在北岸登陸,此時,太陽已經緩緩的從東方海平麵露出頭來。
炮台位於洛陽號戰列艦西側,正對陽光,刺眼的陽光不僅沒有提升炮台大炮的命中率,還降低了不少,射速也慢了許多。
洛陽號戰列艦壓力突然小了許多,便大膽的抵近射擊,356毫米重炮一個一個的點名。
六點三十分,北岸炮台被合圍,傷亡慘重,重型火炮損失殆儘,借著陽光看清楚南華軍規模後,守軍出現騷亂。
步兵趁此機會,將兩個炮台分割開來,炮台要塞群已破,見到戰爭慘狀的青帝國士兵選擇了投降。
當然,寧死不降的也有,不過被投降派或殺死,或綁起來,算作“投名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