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地方又關係到領土完整,特彆是俄國人就在邊上,不駐紮大軍,我睡不著。”許輝非常耿直的說道。
英國人,其實許輝不是特彆擔心。
高原那個地方,多年的經營不是沒有作用的,大部分普通牧民都是親中原的。
且,此時也就是南華還沒有正式和華夏融合,不然英國人不會傻乎乎的這樣做。
當然不是因為什麼盟友的友誼,而是戰略上,南華可以從東南亞或阿拉伯出兵,直接威脅英國的核心利益,英國不會輕舉妄動。
不管是蘇伊士,馬六甲,還是印度,對於英國的海上霸權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
而這些,都在南華的威脅範圍內,英國至少不會主動進行軍事挑釁。
反而是沙俄,南華沒什麼能威脅到他的,即便融合後,也是一樣。
“這也並不衝突,鐵路本來就要建,既然你這麼說,那就把鐵路的優先級提上去。”劉一鳴想了想,點了點頭。
劉一鳴原本的預想是先投資建設重工業,主要是各種機器或軍事工廠。
等這些工廠投產,恰好能趕上戰爭,但是現在巴爾乾戰爭奧斯曼好像要贏,戰爭什麼時候爆發,他也沒把握了。
再說,鐵路投資也是一樣的,修鐵路,就得建鋼鐵廠、軋鋼廠,甚至還有機械廠和機械修理廠。
且,戰爭來臨後,鋼鐵價格也漲得厲害,鋼鐵廠哪怕賣粗鋼也能發財。
且,阿拉伯已經在建設各種武器工廠了,到時候能就近出口。
這樣,就無所謂先建設什麼了。
“我的計劃是建設三橫四縱,七條主乾道,總長度一萬五千公裡左右,考慮到複雜的地形,平均每公裡花費可能在兩萬五千元,總預算三億七千五百萬。”許輝在地圖上畫了幾筆。
“錢還是其次的,你考慮過建設周期嗎?”劉一鳴被許輝整得一愣一愣的。
平漢鐵路不過一千二百公裡,建了三年,一萬五千公裡要多久?三十年?
“二十年,二十年一定能修好,青帝國依舊修建了部分,簡單改造能節省時間。”
“花二十年來修建鐵路,我認為是值得的。”許輝說道。
“從大戰略上來說,你是對的,但我們當下……”劉一鳴想把更多力量放在其他地方,鐵路則是慢慢來。
他答應的,也不過是想著兩條鐵路,巴蜀向外的,以及西域連接草原最後連接三省的。
“鐵路也能激活華夏,目前華夏沒有多少活力,大部分人從事農業精耕細作,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用機器取代人力進行農業勞作,讓更多的人進入到工業生產中,才能致富致強。”
“普通工業容納不了這麼多人,鐵路可以,鐵礦,鋼鐵廠,鐵路工人,延伸出來的機械廠,日常用品等。”
“這些產業再繼續向外延伸,最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即便沒有戰爭,我們也能健康快速的發展下去。”
“不需要占用太多資源,每年撥款一千多萬,製造的稅收肯定不止這些。”
“人力直接從華夏龐大的人口中培養。”許輝勸說著劉一鳴。
“我明白,好吧,我接受。不過,首先要將西域通往草原和三省這一條鐵路修通。”劉一鳴點了點頭。
這就是政府和皇帝之間的矛盾,不過還好,矛盾很小。
“我知道,邊防為重,我們有足夠的勞動力去修建這條鐵路,速度會很快的。”許輝點點頭,開玩笑道。
他口中的勞動力,是南華手中的數萬日本俘虜,除了第八師團的俘虜,其餘俘虜都被送去修路開礦去了。
其前鋒已經過了山海關,正向一邊修路一邊往烏城趕去。
至於第八師團的俘虜,正在泰國的叢林中修建反應堆,這輩子正在進入倒計時。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