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都是武器?”張國臣看著堆滿碼頭的箱子,吃驚的問道。
“單子上不都寫了嗎?不然還能是什麼?”邢孔輝白了他一眼。
“不是,這麼多,奧斯曼人用得到嗎?彆到時候他們用來打我們。”張國臣不理解的說道。
“就這?聽說戰爭打的可激烈了,奧斯曼人和巴爾乾人狗腦子都打出來了,這些還不一定夠呢。”
“彆看這堆了一碼頭,隨便一次營團級火力準備都得用幾十一百發炮彈,就那麼大一堆了。”
“要是戰役級,沒幾千發炮彈打底,步兵都不會發起進攻的。”
“這一碼頭,能有多少?”邢孔輝在一旁笑著搖頭。
雖然二人都是退役軍人,但邢孔輝是正兒八經進行過戰鬥的,張國臣就隻進行過治安戰鬥。
雙方的本質就不同,戰場環境自然也就不同。
在張國臣看來,一場戰鬥就是迫擊炮打幾炮,機槍火力壓製,步兵摸上去挨個擊斃,拚的是戰術能力和觀察能力,消耗並不大。
價值上億元的軍火,不知道要用多久才能用完。
邢孔輝是經曆過戰爭的,和阿拉伯人、奧斯曼土耳其人,都打過。
一次營級的進攻防禦就要幾十上百發炮彈,如果是大規模進攻,炮彈鋪天蓋地的落下,炮管打紅都不是什麼稀奇事。
眼前這些武器彈藥,也就是師級單位一次戰鬥的儲備。
“我聽說這些武器彈藥是咱們借給奧斯曼人的,你說咱們圖啥?就去年,我戰友他們還在邊境上和奧斯曼人打仗呢。”張國臣很不是滋味的說道。
“你小子懂個屁,借出去的是武器彈藥,收回來的就是真金白銀,這是武器出口。”邢孔輝笑到。
“出口不是政府花錢買的?還給敵人,有這錢,修修路多好,科威特向北的路修了好幾年了,要不是錢不夠,早修好了。”張國臣不服道。
“是花錢,但是咱們花的不是真金白銀,而且敵人又怎麼樣?你以為他們有機會拿這些語氣來打我們?”
“現在奧斯曼人被牽扯在戰爭中,咱們一次運個一船兩船給他們,而且還不是從海上運過去,而是從鐵路中轉,為什麼?”邢孔輝看著他。
“拖著戰爭進度?”張國臣猜到。
“我覺得多半是這樣,不然乾嘛限製運力?”邢孔輝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合上清單。
“都對上了,裝車,今晚出發!”邢孔輝大手一揮,物資開始裝車。
他們是分彆是火車車長和副車長,出現在巴士拉,就是要將物資通過鐵路,從剛剛修通的鐵路運往伊斯坦布爾。
沒錯,伊斯坦布爾,就這個月,奧斯曼土耳其和南華都在大搞建設。
用臨時鐵路,將南華的美索不達米亞鐵路同奧斯曼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鐵路連接了起來——由南華出資。
原因是英法以中立為由,拒絕軍火船通過蘇伊士運河。
主要是法國人反對,出於法俄同盟的立場。
本來隻是提了提,態度也不是很強硬,南華可以通過各種手段避過限製。
但是南華沒有……
因為這正符合南華的想法,通過緊急磋商,修通了東歐及東地中海直達波斯灣的鐵路——繞過蘇伊士運河的鐵路。
英國人對這條鐵路很不滿,南華和奧斯曼人特意表態,這隻是一條臨時鐵路,戰爭結束後,會儘快拆掉。
至於什麼時候拆,由誰負責拆,拆除資金從何而來,拆除速度等等事情,就不知道了。
……
況且況且況且……
嘟~~
深夜,張國臣和邢孔輝駕駛著火車出發了,一個車頭,八節車廂,其中一節是裝煤炭的,一節是列車組休息室和廚房。
真正裝載貨物的,隻有六節車廂,一半裝武器一半裝彈藥,一周運行三次。
相當於,每周會運送九節火車皮的彈藥到伊斯坦布爾,對於奧斯曼人來說,這些彈藥隻夠維持戰線,不足以發動進攻。
奧斯曼人當然不滿,特彆是貨物堆在巴士拉碼頭還要付一筆費用。
但是沒辦法,鐵路運力擺在那裡,臨時鐵路運力極差,想大規模運輸隻能走海運。
海運?法國人也許會對南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奧斯曼人可是重拳出擊。
不過也有好消息,這些武器彈藥足夠前線防禦消耗,甚至有的剩,在巴士拉的武器耗儘之前,都能維持戰線。
而且,放在巴士拉雖然要付一筆儲存費用,但是這筆費用比起軍隊內部的虧空,簡直不值一提。
真要是全送來了,土耳其士兵還得擔心他們的軍官將“多餘”的彈藥賣掉。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