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是一張軍事地圖,軍事地圖就要有目標,從地圖上看,目標隻能是日本。
這些地方,當然不止有南華和日本,特彆是東南亞部分還有英屬婆羅洲、馬來亞,法屬印支等。
但南華此時不可能主動對英法發動戰爭,特彆是南華拒絕同德國建立進一步的外交關係後。
“來了?顧凡來把我軍的布置擺放一下,你先座一會兒,順便整理一下文件。”劉一鳴拿出一堆棋子。
每個旗子都是戰艦形狀的,根據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的劃分,塗上不同的顏色。
當然,驅逐艦太多,一個驅逐艦棋子代表一個驅逐艦分隊,六艘驅逐艦。
整理了一會兒,將南華的海軍分布擺放完畢後,劉一鳴又拿出一分文件,遞給顧凡,同時拿出另一袋棋子。
這些旗子同之前的沒有太大差彆,包括顏色,隻是在棋子上插上了一麵小旗——日本的膏藥旗,就代表日本軍艦了。
“這……”顧凡打開文件後愣了愣。
因為文件中詳細的記錄了截止八月十日,日本海軍的戰鬥力量部署,軍艦長官等,部分甚至有軍艦的基本參數。
“情報部門提供的,剛剛整理完,還沒來得及送到你那兒。”劉一鳴見狀隨口說了句。
顧凡點點頭,默默的擺著棋子。
不過他的速度慢了許多,甚至比劉一鳴都慢了,原因是他邊擺邊看情報,卻越看越入神。
“好了,家興你也來。”劉一鳴沒在意顧凡的“偷懶”行為,拍了拍手對趙家興喊道。
“今天隻有我們三個,算是召開一次秘密會議,會議的主題是,如何以最低代價快速消滅日本海軍力量。”劉一鳴說道。
“日本嗎?”知情的顧凡沒有多餘的表情,不知情的趙家興說完點點頭。
“是要給這群矮子一點教訓,不然他們總是上躥下跳的惡心人。”趙家興看著地圖說道。
“先說說你那兒的情況,潛艇是否可以投入戰鬥,需要多久,可靠性評估怎麼樣?”劉一鳴問道。
“我親身經曆了十一號潛艇的測試,我認為他已經能夠投入實戰使用。”趙家興拿出一疊照片。
顧凡有些摸不著腦袋的接過照片,潛艇他知道,畢竟這種兵器出現的曆史已經不斷了,最早能追溯到1850年。
各國也都有潛艇存在,包括日本,南華也從法國和德國進口了一些潛艇或技術,顧凡知道,但沒有特彆重視。
畢竟此時幾乎所有人、所有海軍,都認為潛艇不能在戰爭中發揮作用,包括偵查。
畢竟潛艇這種武器,以魚雷為主要攻擊手段,威力巨大,但航速慢。
有多慢呢?即便都是在水上航行,單獨的潛艇都追不上編隊前進的敵軍艦隊。
發射魚雷而已,魚雷艇也行,還跑得快,技術成熟。
潛艇,也就能在防禦埋伏戰中起一點作用。
“都第十六代了嗎?技術數據呢?”劉一鳴驚訝的問道。
才十幾年,都發展到第十六代了,是不是太快了?難道都是一二百噸的小船?
“十六代,其實隻有五種船型,基於船型進行改進,技術數據有一定差距,便被定義為一代。”
“之前咱們製造的六艘,是第三種船型改進,第十代潛艇,用作訓練。”趙家興解釋道。
“第五種船型考慮到遠洋巡航和跟隨艦隊行動,大大拉伸了船體長度,達到七十米,寬五米七一,水下排水量989噸。”
“裝備兩台專用緊湊型柴油機,兩台電動機,潛艇在水下行動主要依靠電動機,水麵航行使用。”
“水下航速9.7節,水上巡航速度16節,最快水麵航速能達到23節,以確保能跟隨大艦隊行動。”
“增加了專用氧氣發生器,最多能在水下呆三十六小時,不過潛艇電池隻夠六小時航行所需,技術部門正在進行新電池的研發。”
“武器裝備方麵,裝備一門50倍徑76毫米甲板炮,備彈二百發,
五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前四後二,備彈十六發,前發射管三發,後發射管兩發。”
“續航能力,加滿油理論航程七千公裡,還預留了加油管能進行海上快速加油,以保證續航能力。”
“潛艇較為隱秘,在對抗實驗中,我親身參與潛艇行動,多次命中運動中的目標。”
“總之,我認為,潛艇作為一個成熟的戰爭機器,可以投入實戰,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戰果。”
趙家興說完,顧凡已經目瞪口呆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