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看著算盤,心底一沉。
原本八千八百五十,突然變成六千三百二十。
“這是要抽成嗎?我回去該怎麼交代啊?”中年人苦澀的想到。
結果,中年軍官從桌子下麵拿出一個袋子,從中掏出花花綠綠的鈔票。
中年人也是見過世麵的,清楚這是外幣,仔細一看,是南華錢,世麵上流通最多的外國錢幣。
工業計劃中,林平之直接用紙幣發工資和結算,大量紙幣流通在華夏地區。
起初人們不是很認可,拿到後會第一時間去銀行換成銀子,後來換的多了,也沒有出現折價和兌換不出的現象,也就取得了人們認可。
到現在,因為華夏同南華的貿易更加繁盛,臨時政府又有意無意的推動,繁華地區小商販都認可。
“八千八百五十兩,按彙率,換成南華幣,六千三百二十,你點一點。”中年軍官把錢點了三遍,才遞給中年人。
“對的對的,不用點了,大人為了這天下蒼生,不為艱險,進軍平叛,我王家十分佩服,這是我家的一點心意,還望大人旗開得勝。”
中年人不可置信的接過錢,從善如流的拿出一包銀子,還是剛剛送給青年軍需官,沒送出去的那一包。
中年軍官隨手顛了顛,根據他的經驗,這是五十兩,還全是散碎銀子。
“王家?蜀中那個王家?留下地址和家主姓名,這筆援軍捐款,高原邊防軍收到了。”中年軍官放下銀子,拿起筆。
是中年軍官不貪嗎?不,並不是。
都是青帝國轉換過來的官,哪裡有不貪的?
換成以前,征用馬隊,還真就是直接征用了,頂多給你個文書,讓你去總督衙門要,至於要不要得到,就看你的本事了。
即便要到了,什麼時候給,能要到多少,還得看你的背景。
不過這不是他們改換門庭了嗎?此時他們可要嚴格控製自己,錢是好東西,但怎麼樣也沒命重要啊!
趙爾豐一天強調三次嚴肅軍紀,誰敢犯,從重處罰,這些天已經砍了好幾個了。
且趙爾豐不是“窮”講究,各種後勤補給根本沒斷過,軍餉也從一兩半二兩戰兵正卒的軍餉)漲到了七兩,還發了不少賞。
聽說到了高原,正式開仗之後,普通正兵的軍餉還要漲,漲到十兩,還有什麼補貼。
軍官就更不用說了,發家致富好吧?
橫財方麵,趙爾豐也已經發話,戰利品,除各種文物古器之外,所有叛亂者的財產,會以比例劃分,七成歸公,另外三成嘛…
那些個喇嘛貴族等,可是富得流油啊!
大好“錢”途在等待,危險性低的後勤官員們,第一次嚴格要求自己,不得犯事。
……
“大人,普達瓦部的騎兵來了,三百騎兵,其中還有不少十幾歲的孩子。”親衛輕聲稟報道。
“哼!不知所謂!”趙爾豐冷哼一聲。
今天是他給的最後期限,也就是第七天,普達瓦部是掐著時間來的。
而且,數量雖然比他要求的更多,但是其中有不少十幾歲的孩子,這可不是個正常現象。
“算了,翻過雪山,大軍也需要地方進行休整,隻要他們不搞小動作,就饒他們一命。”趙爾豐厭惡的說道。
趙爾豐非常清楚那些地方土司貴族的爛事,它們之中大部分不僅不事生產,還阻撓進步,阻撓文化傳播,奴役百姓,貪婪無度。
同樣,他非常痛恨這些土司貴族,不論是蒙古王公還是高原喇嘛。
特彆是高原喇嘛,畢竟他這輩子都在和它們打交道。
農奴製,隻有這裡還保留著,普達瓦部近萬人口,非農奴,可能不足千人,還包括喇嘛。
農奴趙爾豐不關心,但是孫載之關心,要他在合適的時候取消農奴製。
趙爾豐欣然同意,依舊不是關心農奴的情況,而是認為這些叛徒,不配受到優待。
這些騎兵,如果趙爾豐沒猜錯,應該是臨時拉出來的農奴組成的。
“司令,我們已經征收了兩千匹馬,差不多夠用了,但後勤隊沒有這麼多馬夫。”就在這時,發錢的那個中年軍官走了進來。
馬匹可是精貴的東西,至少比人精貴多了,衣食住行皆如此。
“正好,那些孩子,都丟給後勤隊,讓他們養馬去。”趙爾豐眼前一亮說道。
“傳令,殺豬宰羊,犒勞大軍,後天一早拔營,翻過雪山,過了雪山,路就好走多了。”趙爾豐命令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