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弗拉基米爾及其所代表的派係,在臨時政府中是少數派。
即便他的倡議得到了士兵、工人、農夫們的擁護,也是1樣。
因為臨時政府是資產階級性質的,能來參加會議的都是“上流”人士。
在之前,弗拉基米爾還能因為得到大多數人口、士兵的支持而影響政府的話,現在已經不行了。
隨著華夏帝國前進,戰況也傳到了歐洲。
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哈巴羅夫斯克、薩哈林島等接連被華夏帝國占領。
俄羅斯帝國在西伯利亞和遠東隻剩下了西西伯利亞地區的葉卡捷琳堡、車裡雅賓斯克和秋明,遠東的符拉迪沃斯托克。
除此之外,1千多萬平方公裡土地上,理論上已經被華夏帝國攻占。
這些地區也許還有大量的城鎮控製在俄國人手裡,也許還有成建製的俄軍遊蕩,但是沒用了。
鐵路沿線城市被占領,鐵路被控製,重要的水路被切斷,實際上已經將其分割了出去。
失去補給的城鎮和俄軍也許能活下去,畢竟西伯利亞物產還是比較豐富的,但是沒有道路,絕對不可能壯大。
至於通過公路運輸?彆鬨了,不說這麼遠的距離,光西伯利亞的道路條件,就不支持這個選項。
可以說,俄羅斯帝國在幾個月內失去了3分之2的國土……至於人口和工業損失倒是不大。
但是,對於心中有俄國概念的底層民眾和士兵來說,這已經足夠觸目驚心了。
亡國的威脅迫在眉睫,想到同樣亡國的猶太人的下場,許多俄國人希望向華夏帝國開戰,並消滅他。
俄國中下層普通特彆是中老年人,對於華夏帝國的崛起還沒能適應,印象中依舊是那個被俄國嚇1嚇就割地賠款的華夏。
種種原因加在1起,弗拉基米爾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
“3十7票反對,5百6十3人同意,既然大家同意,那我便向陛下發報了。”
“等陛下回電後,我會立即解散臨時政府,各位同僚,和你們共事很榮幸,新政府見。”
格奧爾基親王沒有因為爭吵而停止,統計結束後,立刻宣布了結果。
8月十5日,臨時政府宣布接受米哈伊爾2世的條件,命令士兵等待收編,宣布政府解散,俄羅斯帝國政府為唯1合法政府。
當天,米哈伊爾2世宣布進行君主立憲製改革,授權格奧爾基親王組建內閣,仿照英國模式組建上院和下院。
米哈伊爾這樣說,同時也打算這樣做。
不過他仿照的隻有君主立憲體製改革,議會也是仿照的最初的議會,而非英國當前的議會模式。
在英國光榮革命後,權利從國王過渡到了議會,不過主要集中在上議院,而非下議院。
直到十9世紀中後期,下議院的影響力才逐步占據上風,並且在2十世紀初期完成對上議院的限製。
阿斯奎斯最主要的功績之1就是成功限製了上院的權利,取消了上院無條件否決下院提案的權利。
米哈伊爾要做的,當然是給下院1些權利,然後讓上院和下院去鬥。
理論上他的權利是交出去了,但是現在在進行戰爭,他完全可以獲取部分權利例如軍隊指揮的權利,然後讓他成為慣例。
總之,俄國表麵上收拾好了自身的麻煩,開始將精力放到了華夏帝國身上。
當然,黃禍都喊出來了,米哈伊爾2世沒想自己承擔,而是不斷的尋找隊友。
英法德等給予他精神上的支持,畢竟他們還要死鬥,沒錢沒精力支持俄國。
隻有美國,對米哈伊爾2世伸出了“援助之手”,願意向其出售物資——不過要現金支付。
美國不懷疑華夏帝國會不會滅掉俄國,有烏拉爾山阻擋,華夏帝國大概率沒這個能力。
但是他懷疑俄國的支付能力,俄國現在已經欠下了數百億美元的外債,每年光是利息就是1大部分。
而這些用於戰爭的經費,除了讓俄國的收入變得更低以外,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無他,俄國戰敗了。
不過,米哈伊爾2世很有精神,在歐洲戰敗了,他準備去亞洲撈回來——在他之前的沙皇都是這樣做的。
包括他的哥哥尼古拉2世,雖然沒有打贏日本,但是在遠東和中亞也完成了擴張。
也正是在遠東遭遇挫折之後,俄羅斯帝國才扭頭轉向西歐和南歐,進而促成了協約國集團的形成。
“陛下,臨時政府已經下令解散,格奧爾基親王正在向基輔趕來,下1步我們怎麼做?”亞曆山大上將看著正在沉思的米哈伊爾2世問道。
“當然是集結俄軍,讓你的人去莫斯科,控製住那地方,還有鐵路沿線。”
“我會調1個集團軍去葉卡捷琳堡,快要入冬了,今年就這樣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