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劉1鳴的乾預,華夏帝國並不接受俄羅斯帝國的債務,所以雙方的實際債務並不多。
隻有幾千萬盧布,還是因為戰爭局勢變化導致的交貨和付款問題出現的債務。
華夏帝國都是繞開盧布,直接用英鎊法郎與俄羅斯帝國進行結算,英國人給了授權信用。
俄國退出戰爭後,這些錢還是要還的,不過戰爭讓米哈伊爾2世看到了機會。
不僅是和華夏帝國的1點點債務問題,還有和英國人的債務問題。
你攛掇我和華夏帝國停戰,總得付出點代價吧!還有法國,作為直接受益著,也需要付出代價。
俄羅斯帝國欠著英法巨額債務,加起來超過兩千億法郎,換算成英鎊是8十億左右,也就是4百億美元。
戰爭爆發之前,俄羅斯帝國的年財政收入是1點4億英鎊,美國的財政收入是1點5億英鎊。
戰前美國稅率較低)
戰爭結束後,因為戰爭的破壞、戰敗的代價、以及北海持續戰爭對出口的影響,俄羅斯帝國的財政收入持續驟降,目前不足1億英鎊。
8十億外債,按5的利息算,每年光支付利息費用,就得4億英鎊,是俄國人財政收入的4倍。
其中約有1半是需要俄羅斯帝國政府直接支付的,另1半是作為投資性質的外債,可以從利潤上想辦法,也可以拖延。
如果不是俄羅斯帝國1直在接連不斷的進行戰爭行為,米哈伊爾2世的財政已經破產了。
所以,當英國人談到可以進行財政支持並降低利息時,米哈伊爾2世心動了。
並且心動不如行動,米哈伊爾2世很快開出條件,要求英國和法國減免債務和5年免息。
如果英國人同意,米哈伊爾2世便同意最早到1921年才發起反擊,如果英國人不同意減免債務和免除利息,米哈伊爾2世將考慮加入同盟國。
米哈伊爾2世就是在說大話騙人,雖然高官貴族中親德派占據上風,但是目前的俄國社會杜馬的權利正在提升,裡麵大多是反德人士。
米哈伊爾2世今天宣布加入同盟國,明天,憤怒的議員、民眾、士兵們就會再次揭竿而起,重新開始內戰。
米哈伊爾2世不敢賭。
但是巧合的是,英國人也不敢賭,對於他們來說,重要的是先結束戰爭。
隻要戰爭結束,哪怕免除35個億英鎊的債務又能算什麼呢?不過是1個月的正常軍費開支罷了。
英國平均1天就要支出1千萬英鎊,1個月3個億,早半年結束戰爭,遠遠不止這35個億。
還不算英國需要援助意大利,還承擔著華夏帝國的軍費。
結束戰爭目前看來需要靠著華夏人出力,華夏人急需改善其在世界上的形象英國人以為),這是1個機會。
哪怕僅僅是擊敗奧斯曼帝國,打擊同盟國信心,提升協約國士氣,這1點點錢,灑灑水啦。
什麼是超級大國?超級大國的底氣是什麼?在此時,是豐富的人力和龐大的物資以及強大的組織調動能力。
隻有英國是成熟的超級大國。
英國人肯鬆口,1口氣減免了十億盧布約合兩億多英鎊的欠款,並且在未來5年減免了十億英鎊的利息。
米哈伊爾2世拿著這個成果,加上需要時間進行戰爭準備的現實擺在那裡,說服了社會杜馬接受停火。
米哈伊爾2世的動作很快,十2月中旬,俄羅斯帝國駐美大使和華夏帝國駐美大使在美國國務卿以及英法等國駐美大使的見證下,簽訂了停火協議。
雙方就烏拉爾山脈東麓為界,暫時停火,撤離軍隊。
停火期間,不得限製任意1國居民的自由流動。
劉1鳴自無不可,國際見證下簽訂的停火協議,相當於是默認了當前他們無力改變局勢。
中間的空白期,大家會相當平和,直到下1次某1方借口重新挑起戰爭為止。
…………
“我想,你們很多人都不認識我,沒關係,以後你們會認識我的。”
“我叫阿普杜勒·阿其木,從今天起,擔任大馬士革市長。”
阿其木頭戴小帽子,站在總督府窗台,對著麥克風輕輕的說著。
“感謝帝國陛下給了我這個機會,讓我能和我親愛的兄弟們……”
突然,1陣風吹來,吹走了他手上的發言稿,阿其木愣住了,看著發言稿越飛越高,最終消失不見。
他是馬家人,在阿拉伯呆了許多年,基層工作經驗豐富,最重要的是,意誌堅定且忠誠。
所以能來大馬士革這樣的新占領重要城市擔任市長。
“發言稿有備份嗎?”阿拉伯語瞬間切換成了漢語,因為他在對身後詢問。
他昨天才到這裡,昨晚才拿到發言稿,隻看過1遍,根本無法脫稿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