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被懟了後,才發現自己搞錯了重點,立馬回到正軌。
他的出發點就是,美國海軍主力艦噸位已經超出,並且是遠遠超過了三十一萬噸這個限製,距離五十二萬五乾噸也不遠。
如果要讓美國同意,要一下子削掉美國大幾艘現役戰艦,美國不同意退出也正常。
到時候就變成了華夏帝國威逼美國,而非美國不顧和平主動退出。
“這也確實是個問題,英國主力艦總噸位接近一百萬噸,如果要控製到五十二萬五乾噸,需要一次性削減一半的海軍規模。”
“如果是為了和平,那麼無可厚非,但是華夏帝國,距離五十二萬五乾噸這個距離,有多遠呢?”
英國代表,大英帝國海軍大臣奧蘭克也順著美國人的話接了下去,而且遠比美國人更尖銳。
華夏帝國滿打滿算就十三艘戰列艦或戰列巡洋艦,還是加上了融合後的華夏海軍的規模,總計噸位不到四十萬噸。
戰前接收的日本海軍戰艦,要麼送去英國戰鬥後沉沒了,要麼已經拖去船廠拆掉了。
也就是說,如果給華夏帝國五十二萬五乾噸,那麼華夏帝國還能建造三到四艘,接近或者乾脆就是條約規定的頂點四萬五乾噸級的戰列艦。
如果條約簽訂,未來海軍最強大的,無疑就是四萬五乾噸級戰艦,多一條都是優勢。
“華夏帝國同大英帝國一樣,需要巡視和維護廣闊的領土,對海軍有著迫切的需求。”
“在過去幾年中,華夏帝國先後經曆了兩場戰爭,特彆是第二場戰爭,世界大戰。”
“世界大戰中,為了維持西亞戰線和支援盟友作戰,帝國的鋼鐵大部分供應給了兵工廠,製作成武器或者彈藥、工具等,送往歐洲。”
“為此,甚至耽誤了帝國海軍的建設進程,戰爭結束後,麵對複雜的國際局勢,我國並不願意激起不必要的誤會。”
“不過,華夏帝國不可能放棄自己的利益,我們需要保證最基本的領土安全問題,就如英國一樣。”
胡西華連續兩次提到了和英國一樣,主要是為了突出自己的出發點,告訴英國,我們倆的利益是一致的。
這並不能讓英國無話可說,但是至少能少說兩句。
“意大利王國對於分配給我國的噸位,表示不滿,我國有著日漸旺盛的海軍需求,用來維護我們的……海外利益。”
“我方主張,在主力艦噸位上,意大利王國最少要得到三十一萬噸的額度。”
意大利代表邊說,還邊看了一旁的法國人一眼,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屬於是。
“意大利王國?海外利益?我怎麼聽不懂你在說什麼?意大利代表口中的海外利益是指哪裡?阿比西尼亞嗎?那你們應該加強的是陸軍,海軍可上不了岸。”
法國海軍部長絲毫不慌,甚至還封閉了一波意大利人。
阿比西尼亞是非洲少有的單獨存在的君主製國家,但是說到底還是一個沒有工業的封建國家。
意大利對阿比西尼亞發動了殖民戰爭,然後輸了,輸得很慘……
現代工業國,對封建農業國發動殖民戰爭,失敗了,慘敗,一萬七乾人全軍覆沒,總司令被俘,賠款二百萬美元。
是意大利向阿比西尼亞賠款。
帝國主義之恥。
“法蘭西也需要維持海外領土,我們希望……如果各國都要求提高海軍軍備份額,那麼法國也需要相應的進行提高。”
法國人本來想直接在意大利人的基礎上加碼的,想了想,給了胡西華一個麵子。
巴黎和約後,世界局勢已經變成了,法國現在要和華夏帝國報團。
“現在的情況就是,各國都希望繼續提升自己的主力艦總噸位份額,可是這麼一來,處於種種考慮,各國一定會希望自己的噸位份額壓倒其他人。”
“而不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去製定。”
“各位,不覺得熟悉嗎?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我們都是這麼做的。”
“我們一般把這種行為,叫做海軍軍備競賽。”
“也就是,這幾排文字,各國的文字都有。”
胡西華指著身後的四排文字,也就是會議名稱,上麵用漢字、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四種文字寫著
“限製和削減海軍軍備商討會”
為什麼五個國家是四種文字?
哦!美式英語也是英語,頂多是一種方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