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大量的測試,這種材料表現出了較高的首次可逆容量,在多次循環後,可逆容量依然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
矽和碳的複合物,要通過什麼樣的方法進行合成,等等。
其次,在材料外層添加碳層的思路上,他們也要進行大量的實驗工作。
寧晨剩下需要做的,就是完成畢業設計和畢業答辯了。
現在的實驗已經進入到了收尾階段,經過不斷的測試,大家找到了幾種有潛力進入到應用階段的矽基鋰電池負極材料。
隋楓則是在一旁等待著,反正隋楓也知道,這種級彆的問題,肯定不是自己能夠解決的。
其實這對於寧晨來說這並不算什麼,因為很多考試科目的知識自己早就學完了,並不需要寧晨在上麵投入太大的精力。
聽到徐洲的方案,寧晨也不禁用力的點了點頭。
到了學期期末,為了早一些拿到本科學位證和畢業證,寧晨連續完成了三十多個科目的期末考試。
不過在寧晨的不斷堅持下,學校還是同意了寧晨的請求。
隋楓去的時候,正好趕上檢測中心老師休息的時間,不過因為徐洲的電話,檢測中心還是非常爽快的幫隋楓安排了實驗。
這聽起來是項不可思議的事情,學校一開始也跟寧晨再三確認,是否真的要在一學期就考這麼多的科目。
“是的,多孔矽納米材料相比於常規的碳負極材料,各項物理性質還是要脆弱一些。即便加入了金屬物質,這種情況並沒有徹底的被解決。”
“嗯,大概是因為在負極材料表麵生成的鈍化層。具體的還是看掃描電鏡的圖像吧。”
經過改良之後的負極材料,在電池壽命上有了明顯的提升,同時在經曆多次充放電循環之後,也不會再出現可逆容量明顯下降的情況了。
……
不僅每一科都順利的通過,而且絕大部分科目的成績都達到滿分或是接近滿分,這讓老師們都感到驚歎不已。
說著,隋楓將剛剛做完的掃描電鏡圖像找了出來,給寧晨和徐洲看了過去。
這個時候,寧晨突然想到了什麼,繼續查看起隋楓做的這些掃描電鏡圖像。
而在這期間,寧晨也完成了有關秋成同猜想第二階段的證明工作,並將其整理成論文,再次投遞到了《米國數學會雜誌》。
這個時候,徐洲似乎又想到了什麼主意,對寧晨說道:
“我們可以這樣嘗試一下。在矽和金屬的複合材料外層,再加入一層較薄的碳結構。這種碳結構可以阻止電解液和多孔矽納米材料的直接接觸,同時對電池的能量密度也不會有明顯的影響。”
想到這,寧晨說道:
時間一天天過去,徐洲、寧晨、隋楓等人一起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在經曆了無數次失敗的同時,也收獲了很多非常有價值的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
每一科的考試,寧晨也都會在考試開始後半個小時左右,就完成作答並提前交卷,就像走馬觀花一般輕鬆。
但這種影響往往是比較緩慢的,並不會對鋰電池的性能造成斷崖式的影響。
看到掃描電鏡的圖像,寧晨和徐洲也都看出了圖像中的物質是什麼。
徐洲、寧晨等人一起討論了幾天,才將實驗方案確定了下來。
經過一番分析,徐洲找到了出現這個現象可能的機理,寧晨聽完也對此表示著讚同。
而因為碳層的保護作用,多孔矽納米粒子並不會受到電解液的影響,即便是500次循環之後,電池的可逆容量也沒有再出現急劇下滑的情況。
金屬銀的加入,雖然讓鋰電池的成本提升了一些,但仍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徐洲向許壽告知了實驗組的實驗進度,許壽得知實驗組已經有了這些突破之後,馬上表示會儘快飛往盛州,了解相關的實驗情況。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