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了B-29的操縱原理。並借助一本俄英字典,他和一群技術員對B-29的各個部分進行了仔細的檢查,並把每個開關和係統都貼上俄語說明。”
“如果我國能通過B-29轟炸機,仿製出屬於我們自己戰略轟炸機,這位叫謝苗·賴德爾的試飛員是功不可沒。”“經過大量的試飛,賴德爾對飛機的性能越發熟悉,庫茲涅佐夫元帥向最高統帥部送去的報告中,表示B-29轟炸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機,其輕質鋁合金、
飛行員增壓艙、遙控航炮、大功率引擎、諾頓轟炸觀察儀、雷達、電子係統和其它所有的儀器,都遠遠超過了我國的航空技術水平。
正是這份報告堅定了我父親仿製B-29轟炸機,他命令庫茲濕佐夫元帥安排人手,把B-29轟炸機飛到莫斯科,在專門的地點開展秘密仿製工作。”
“在我國獲得B-29轟炸機之前,我記得好像就有自行研發遠程轟炸機的項目。對吧?”“是的。”雅科夫說道:“今年的6月22日,我國正式啟動代號‘B-4’的四發動機轟炸機計劃,後來正式改名為圖-4,即複製B-29的絕密計劃。我父親同時下令取消剛於今年1月啟動的自製遠程轟炸機計劃,任命該計劃的原總工程師圖波列夫為圖-4的總工程師。整個複製計劃在莫斯科郊外的中央機場內進行。而我方扣押
的三架B-29轟炸機,一架用於拆解測繪,一架用於參考,一架用於測試飛行。被拆解測繪的是42-6365號B-29轟炸機,拆下來的每個部件都要經過仔細的測量和照相以便供複製使用。拆各種儀表和控製係統時特彆小心,無數的線路被一一編號,貼標簽,並且記錄在案。之後,這些部件才交給設計小組進行仿造。我國航空工業承受了巨大壓力,要複製大約10萬個按時滿足質量要求的航空部件
,困難很大。B-29轟炸機的105000個部件,需要畫40萬份草圖。
為了確保這項絕密複製工作不出現泄密的情況,我父親安排貝利亞負責這項計劃的安保工作。”
說到這裡,雅科夫的目光望向了索科夫,意味深長地說:“但我沒想到,就算安保措施如此嚴密,你還是聽到了風聲。”“我有一次坐飛機從莫斯科上空飛過時,看到地麵的機場上有不少的人忙碌,附近卻沒有看到任何的飛機。”索科夫為了說服雅科夫就開始胡謅起來:“所以
我當時就判斷,下麵的機場肯定在從事什麼新飛機的研發工作。剛剛我就是那麼隨便一問,沒想到還猜對了。”聽完索科夫這牽強的解釋,雅科夫倒沒有產生什麼懷疑,畢竟他剛剛已經說過,這項絕密的工作,如果被外人知道了,是了不得的泄密事件。但對索科夫這
樣總軍械部的重要成員來說,根本就不叫什麼事兒。“研發工作進行了半年,就算要出樣機,恐怕也沒有那麼快。”雅科夫說道:“既然我父親要求他們在兩年內完成仿製工作,就意味著我們要想看到仿製成功
的遠程轟炸機,至少要等到47年7月以後。”
索科夫記得第一架圖-4飛機麵世的時間就是1947年,同年5月進行第一次試飛。8月,圖-4在莫斯科航空節上首次公開亮相,包括西方國家駐蘇的武官都應邀參觀了蘇軍的第一架戰略轟炸機。3架圖-4轟炸機和1架架圖-70客機從300米低空中飛過主席台,其中1架圖-4由空軍元帥格羅沃諾夫親自駕駛。當這3架圖-4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時候,許多西方的武官們還以為是當初被蘇方扣押的美軍B-29轟
炸機。
1948年開始,圖-4轟炸機進入蘇軍戰略空軍部隊服役,從此蘇軍真正擁有了戰略轟炸能力。而總設計師圖波列夫,在仿製過程中,並不完全照搬B-29轟炸機。他創造性地對一些重要零部件做了改進,比如雷達、彈藥和發動機。其中最重要的是發動機,改用了蘇方自己研發的ASH-72K,產生的馬力可達2300匹,比B-29的原裝發動機還要大。這也是西方國家後來對圖-4航程更遠飛得更快,而感到奇怪的原
因之一。
“對了,雅沙,我想到一件事。”
“什麼事情?”
“烏斯季諾夫同誌去了遠東,我剛開始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