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場休息!
水木年華唱了兩首歌下去,白永祥再次登台,進行下半場。
大屏幕亮起,出現了一個陌生的詞組“內卷!”
“內卷,是姚老板常掛在嘴邊的詞,就是你們口中的船長、姚司令。”
“在2005年,iyer發布前夕,我們都信心滿滿,知道這會是一款極為成功的產品。姚老板也充滿信心,但是他偷偷找到我,跟我說了一句話我們做手機吧!
我當時是蒙的,好端端為什麼做手機?
他就跟我講什麼叫內卷。
3在新世紀初崛起,短短23年就陷入了惡性競爭,技術升級快,門檻降低,成本和利潤不斷下滑。
05年,南方有幾百家工廠關門;06年,市場上的牌子越來越少。
我們4gb的賣800塊,他們就敢賣600,我們加入了視頻功能,還賣800,他們不僅有視頻,還有電子書和電台,照樣賣600……
市場不是在洗牌,而是向著全軍覆沒狂奔。
當一種模式發展到一定階段陷入停滯,無法向更高級的模式進化時,大家困囿於此,付出的越來越多,得到的卻越來越少。
這就叫內卷!
iyer便是誕生在此種環境之下,iccard更是在iyer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我們咬緊牙關,憋著勁,自己卷自己,所以你們可以叫我們卷王!”
“哈哈哈!”
底下又一陣笑,觀眾們都是精英、學霸,高級又有趣的東西才能打動他們。內卷的概念很早就有了,隻是現在在通俗化應用。
“想想看,當今消費者對3的要求是容量要大,要輕薄便於攜帶,要有視頻,有圖片,有文檔,有歌曲……就恨不得能打電話了。
這還叫3麼?
不叫了!
所以在2005年的時候,姚老板就對我講,我們乾嘛不做手機呢?!”
“……”
白永祥重複了一遍,又是兩秒鐘的停頓,大屏幕再度閃爍,切換了一張上麵是屏幕,下麵是實體鍵盤的手機設計圖。
他指著道“這是2005年底,我們做的第一稿外觀設計。”
緊跟著畫麵又變。
“這是第二稿……第三稿……第四稿……”
走馬燈似的變幻,能明顯看出外觀在不斷演進,從有傳統鍵盤到有少量按鍵,再到異想天開的毫無按鍵隻有一個大屏幕,其中也出現了“抄襲門”的設計圖。
上麵時間是2006年中旬,還有一串專利號,說明早已經注冊,並非網上傳言的見了蘋果才急巴巴的去抄襲。
這圖片亮出來,全場都明白了。
但白永祥沒有任何解釋,甚至是不屑解釋的態度,繼續道“我沒有做手機的經驗,姚老板也沒有,我接手任務的時候完全蒙的。
當時以為隻比做3難一點,但很快我們就被現實捶打的體無完膚。
這何止是難一點?簡直難如登天!”
白永祥語氣深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靈魂附體,開始情感代入。
(還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