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凡發現,敬叔做鑒定,上手之後下結論很快,基本上鑒定一個物件也就是兩三分鐘的時間。
而且敬叔所做的鑒定非常準備,蘇小凡在後麵站了一個多小時,敬叔上手的物件無一出錯。
另外兩位專家的能力就稍微弱了一點。
他們鑒定藏品的時候,往往還需要借助放大鏡等工具,鑒定一個藏品大概需要四五分鐘的時間。
這其中孟老師還看走眼了個物件。
那是個琉璃內畫紋飾的鼻煙壺,孟老師給斷的是清末的物件。
但是蘇小凡看在眼中,顯示的卻是大東省博山的現代工藝品。
當然,蘇小凡也沒說破,這次隻是初選。
等初選全部完成之後。
節目組會挑選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真品和贗品,進行這一次的專場鑒定,也就是呈現在電視裡的鑒寶節目。
到時候幾位專家就不會再分開鑒寶了,而是坐在一評初選選中的藏品。
蘇小凡相信,如果這件鼻煙壺被選中的話,到了正式環節的時候,一定會有人看出來的。
中午和節目組的人一起吃了個簡餐,下午又借著進行初選鑒定。
蘇小凡下午倒是鑒定了幾個物件,其中有人拿了一幅鄭板橋的小幅立軸竹石圖。
這幅畫蘇小凡鑒定為真品,頓時引起了旁邊幾位專家的注意,紛紛聚攏了過來。
經過幾人的一致鑒定,這幅畫確實是真品,並且敬叔當場給開出了兩千萬的價格。
節目組的人馬上和那個持寶人簽署了協議,這幅畫將作為鑒寶節目中的壓軸大戲,在正式錄製中亮相。
上千件藏品,大概有百分之十的藏品是具有收藏價值的,也就是一百多件。
而在這一百多件藏品裡,隻有十多件有上拍的價值。
可以說,這個比例已經是非常高的了,也為節目組湊齊了正式錄製的素材。
在第三天中午的時候,蘇小凡腦海中蘊養著的那件觀音玉墜和八卦鏡,都蘊養完成了。
不出蘇小凡所料,這兩個物件都成了低階法器。
隻是蘇小凡還沒有摸清修複係統蘊養池的規律。
因為觀音玉墜和八卦鏡,都耗費了十點修複值。
而蘊養金剛菩提手串,則是隻用了三點修複值,修複出來後又同為低階法器,讓蘇小凡感覺頗為吃虧。
由於修複完成的時間是在初選期間,蘇小凡掐著點去了趟洗手間,將修複完的兩件法器放到了隨身的背包裡。
那串金剛菩提法器,就把敬叔給刺激的不輕,蘇小凡可不敢再讓著兩件法器出現在敬叔的麵前。
經過三天的初選,正式錄製時的藏品都已經選出來了。
而蘇小凡對於鑒寶節目的錄製,也是有了新的認識。
之前在電視上看的時候,蘇小凡以為專家們都是臨場發揮的。
但這幾天下來他才知道,所有的過程都是有劇本的。
初選錄製素材的時候,專家在什麼時間點開始說話,都有節目組的人在旁邊舉牌提示。
而所有上正式錄製時的藏品,在第三天下午的時候,也都被四位專家過了一遍。
果然,那件鼻煙壺被敬叔給看了出來,不過作為很有特色的贗品,也被放入到了正式錄製環節中。
正式錄製的地方,是在燕京台已經被布置的古色古香的的拍攝廳裡。
四位專家端坐在鋪著紅色絨布的桌子後麵,在他們前麵是長長的紅毯。
而持寶人則是需要通過貼著螭紋的自動門,進入到鑒寶大廳,將他們的藏品呈上。
蘇小凡原本以為會發生一些有趣的事情,不過事實讓他失望了。
從頭到尾,都是老老實實的坐在椅子上,就連說話的順序都有講究。
青銅器類的鑒定,肯定是蘇小凡先說,然後是另外兩個專家補充,最後是敬叔總結。
在看到價值很高的藏品時,幾人還要適時的露出震驚的神色,孰不知這些物件早在初選的時候,就被幾人翻來覆去的給看過了。
不過最後呈現出來的節目效果還是很好的。
蘇小凡對這些很好奇,錄製完就跑到導演那邊看回放去了,嗯,隻要是去看自己上鏡帥不帥。
而在這次鑒寶節目中出現的藏品,最後也都是花落有主。
那件鄭板橋的畫,持寶人最終決定不上拍,以一千四百五十萬的價格,賣給了靜心堂。
除了那幅畫,敬叔還收了六件古玩,總共花了兩千一百多萬。
蘇小凡這才算是知道敬叔為什麼要參加節目了。
作為現場的鑒寶專家,他的優勢可比現場其它古玩店或者藏家們大多了,最好的物件都被敬叔收入囊中。
蘇小凡賬戶上雖然多了四百萬,但沒有出手購買這次節目中出現的藏品。
一來藏品都被鑒定過了,無漏可撿,對蘇小凡來說性價比太低。
二來有些可以修複低價購入的藏品,也是在初選上亮過相了。
蘇小凡買了之後將其修複,會被一些人看在眼裡,會留有隱患。
所以蘇小凡乾脆一件沒買,廣闊市場大有可為,畢竟還有那麼多古玩市場等著他去撿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