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我也是,還是那年進城有富貴人家在街邊布施才得了一個,隻吃了一口,其餘都給孩子了。”
“黏米是不是要泡一泡啊,我沒包過,但我一定好好學。”
人窮誌短的時候,習俗也沒那麼重要了。
端午吃粽子,人人都知道,但飯都吃不飽,哪有心思和銀錢去準備粽子呢。
沒想到邰家發工錢,還要發粽子,這個意外之喜徹底點燃了婦人們的熱情。
這一下午,關於粽子和端午的話題就沒停過。
邰繼宗今日進城,已經買了半袋子黏米,再摻和半袋子普通白米,加上蜜棗,就是最普通又實惠的粽子了。
但楊麗華還盤算著,親手包一些不一樣的,預備送去閔家和伍家作節禮。
雖然兩家富貴,都不差這一口粽子,但邰家卻不能不表表心意。
閔家對邰家幫助很多,伍家先生更是用心教導永寧。
還有閔管事、算命的半仙兒等等一些有交情的親朋,也要送一些,吃個熱鬨。
幸好,楊麗華出身南方,對端午的習俗最清楚,又心靈手巧。
她還找了布料,買了香料,抽空縫了不少的香包,繡了五福臨門的帕子、荷包,各色絛子等等。
初三這日,婦人們就是手裡的毛衣褲沒有織完也都放了下來,興匆匆聚集在前院學包粽子。
粽子葉是老爺子帶著兒子孫女,踩著清晨的露珠子去很遠的河套邊采摘的蘆葦葉子,翠綠寬大,帶著淡淡的清香,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婦人們幾乎都是第一次動手,包出來的成品都不算多漂亮,但自己吃也沒那麼講究。
反倒因為她們彼此笑話,吵的院子內外都是翻了天一般,熱鬨極了。
老少爺們兒不好進院子裡,就蹲在牆根兒,一邊聽著動靜一邊跟著笑。
日子真是許久沒有這般安寧歡喜了,這才是生活。
這一刻,他們心裡所有的彷徨和忐忑才徹底消失。
好似真的不必擔心餓死或者凍死了,終於可以放心活著了!
楊麗華帶著劉冬娘親自動手,包了五十個粽子,外表整齊又漂亮,大小一致,內裡的餡料也分了蜜棗、鹹蛋黃、紅豆沙、棗泥,還有火腿和鮮肉餡兒六種,四甜兩鹹。
午後,牆外的大灶台就被燒了起來,粽子下了鍋,一直煮的滿村子飄香才算出鍋。
橘紅色的晚霞漫天,婦人們各自端著自家的那份兒,帶著淌口水的孩子們回家去了。
第二日一早,楊麗華帶著珠珠去了閔家和伍家走動。
而閔管事和半仙兒那裡,則是老爺子親自送去的粽子。
下午時候,放了三日假的邰永寧和邰永豐也跟著回了村子。
劉冬娘早早做了晚飯,一大家子熱熱鬨鬨吃粽子,難得晚睡。
結果,油燈才沒熄滅多久,屋門口的芝麻球就突然叫了起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