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葡萄牙的比賽很重要,因為關係到我們以什麼名次出線……我知道,就算我們和葡萄牙打平了,我們也是小組第一,但如果我們抱著這樣的心態去麵對明天的對手,十有八九會輸,你們信不信?”
秦林看著會議室裡的眾人問道。
沒有人回答他。
秦林自問自答:“因為以前我們就是這樣的。以前的中國隊就是這樣。‘打平就可以怎麼怎麼樣’,這話我相信你們已經聽過很多次了吧?”
有人沒憋住笑了起來,但很快意識到這不是一個笑話,便連忙繃起臉。
秦林卻說:“沒事兒,笑是正常的。換誰都會笑。因為這就是中國足球的笑話。‘打平就怎麼怎麼樣’,那就肯定不會怎麼怎麼樣。可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總是會想,反正打平就可以拿到一個不錯的結果,我們已經在自己的心裡預設了一條退路,給自己糟糕的表現找好了借口。
“如果在比賽中落後,我們就會安慰自己‘反正我們的目標也隻是打平,所以接下來我們隻需要進一個球就行了’。可實際上呢?”
秦林再次拋出問題。
緊接著又自己做出回答。
“可實際上,你們都知道,在比賽中,怎麼可能和我們預想的一樣呢?所以當我們內心產生懈怠心理時,麵對比賽中的突然變化,就很容易驚慌失措。然後……一潰千裡!關於這一點,我可是很有經驗的。”
說到這裡,秦林指著自己笑了笑。
他這次真講了個笑話。
可是現場卻無人發笑。
秦林所在的那個時代,是中國足球最黑暗的時代,有無數關於中國足球的醜聞和笑話。
假球黑哨、消極比賽、黑色三分鐘、打平就玩兒完……等等等等。
這還不是網友們編的段子,這是中國足球曆史上真真切切發生過的事情。
一個個專有名詞,就代表著一段段屈辱的曆史。
一個個所謂“名場麵”,其實就是中國足球身上醜陋的“傷疤”。
而那些名場麵,秦林幾乎都親曆過。
他簡直就是活著的中國足球“黑曆史”。
他自己就是“傷疤”。
在座的人,都知道秦林在中國足球的地位,所以當秦林這麼說的時候,沒有人會覺得他在故弄玄虛。
“所以明天的比賽,不要用任何懈怠的心理來麵對葡萄牙。不要以為已經拿到小組出線權,就萬事大吉。我們的目標是小組第一!”
※※※
開完會,中國隊的球員們紛紛離開會議室,返回各自房間。
在路上張清歡突然說了句:“那個路易西尼奧,是馬德拉島出來的哦。”
陳星佚反問道:“對啊,誰都知道,怎麼了?”
張清歡繼續說:“當初咱們去馬德拉島旅遊時,不是還去了馬德拉島上最大的足球俱樂部的青訓營看過那群小孩踢球嗎?你們說……會不會當時路易西尼奧就在那群小孩裡麵?”
幾個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眼神中都有點震驚,在歡哥提出來之前,他們完全沒想到這一點上去……
大家認真想了想,然後紛紛搖頭:“沒印象了……”
“路易西尼奧今年十八歲吧?我們是2028年聖誕節去的馬德拉島……”王光偉開始盤算起來。“那會兒路易西尼奧應該是……十二三歲。”
“路易西尼奧是十四歲離開馬德拉島,去的阿爾瓦拉。”夏小宇補充道。
“時間對得上。但確實想不起來當時那些踢球的小孩兒中有沒有他了……”王光偉搖頭。
“但以他的天賦和能力,他當時在一大群小孩裡也應該非常突出,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吧?”陳星佚覺得不太可能,“我反正沒覺得當時有誰鶴立雞群的……”
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當時去了的人都紛紛發表意見,唯獨胡萊沒有吭聲,於是紛紛扭頭看向他:“你呢,你有印象沒有?人家可是你的粉絲誒。”
胡萊的沉默在他們看來確實有點奇怪,畢竟路易西尼奧是出了名的胡萊粉絲,這種時候胡萊又怎麼會放過裝逼的機會呢?
結果胡萊愣是一句話都沒說,完全沒參與到他們的話題中。
其實在他們討論的時候,胡萊在很認真地回想了一次馬德拉島之旅,試圖從記憶的碎片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他這麼做可不是為了回憶自己是否看到了路易西尼奧,而是因為這件事情真是挺玄乎的:
他為了“還願”,去馬德拉島旅遊,還專門跑去看了馬德拉島上足球俱樂部的少年隊訓練。
他其實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去看人家訓練,雖然他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大家都沒反對,而且還饒有興趣地看了兩個小時一群小孩踢球。
他可能還是覺得冥冥中自己所在的這個時空和他曾經所處的時空有某種聯係吧。這種冥冥之中的聯係才讓他鬼使神差地跑去看一群小孩訓練。
結果就是這麼巧,六年之後的當今足壇,活躍著一位來自馬德拉島的葡萄牙左邊鋒。
用著和自己一模一樣的慶祝動作。
說起來,這個慶祝動作本來就應該屬於馬德拉島的那個人,自己這算不算“物歸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