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迪隆的設想中,中國隊如果想在世界杯上取得好成績,那就必須拚儘全力,並且把每場比賽都當做世界杯決賽來踢。
隻有做到這一步,才有資格去期待幸運女神的眷顧——沒有運氣的話,就算拚儘全力,也可能依然是打完三場小組賽就打道回府了。
但想要有資格談論運氣在比賽中的作用有多大,最起碼得先拚儘全力……
總之,世界杯比賽絕對不想有些樂觀的人想象的那麼好踢。
仿佛把所有中國留洋球員全都派上場,整個最強陣容出來,就能夠鐵定小組出現了一樣。
實際上怎麼可能呢?
像日本、韓國這樣的亞洲傳統強隊,他們參加了多少屆世界杯決賽圈,可又有幾次能夠打進淘汰賽呢?
上屆世界杯,亞洲四支球隊參加,最後也隻有日本隊殺進了十六強。
由此可見,想要打進淘汰賽,對於一支球隊來說有多難,多不容易。
※※※
塞爾維亞在比賽還剩下半個小時的時候,也開始不斷換人調整。
球隊的核心武科維奇被換下,塞爾維亞的進攻力度也放緩下來。
迪隆在比賽還剩下最後十五分鐘的時候,把張清歡換上了場。
不過中國隊的進攻也沒有因此得到改善。
最終中國隊和塞爾維亞誰都沒有再進球,比分被定格在了21上。
主隊塞爾維亞一球小勝中國隊。
打進世界杯的中國隊卻輸給了連世界杯都沒打進的塞爾維亞,而且從場麵上來看也不占優,如果不是後防線表現還算穩定,搞不好分差不止一個球。
這樣的結果當然不能讓中國球迷和記者們滿意。
在賽後新聞發布會上,迪隆被問到了他為什麼要對陣容做出如此大幅度的調整更換,他是這麼回答的:“這不就是熱身賽的目的嗎?”
一句話懟的提問的記者無話可說。
迪隆隨後進一步解釋道:“測試和檢驗球隊的不同人員搭配和戰術配置,不在熱身賽裡進行,難道要等到世界杯嗎?雖然我們輸了球,但我對球隊整體的表現是很滿意的,我認為我們充分展現了自己的特點和能力……”
於金濤把這話翻譯出來之後,盯著在場那些中國記者們看,觀察他們的表情。
很顯然,記者們不是很理解迪隆為什麼會這麼說。
於金濤想起迪隆給自己說的話,再看看記者們的表現,他就在心裡吐槽:
這糟老頭子,壞得很啊!
※※※
輸給塞爾維亞之後,中國隊全隊收拾行李離開,飛赴下一個目的地——瑞士。
對待這場熱身賽,迪隆就沒有再像對陣塞爾維亞那樣,完全打亂人員配置和戰術安排了。
隻不過他依然沒有派上全主力陣容,而是一半主力一半替補的混搭。
上下半場各換了一套。
胡萊這次是在下半場再替補出場的。
他沒有能夠進球。
最後中國隊13輸給了瑞士隊。
為中國隊打進唯一一個進球的是周子經。
雖然還是輸了球,而且還輸了兩個球,不過這次場麵上要比上一場好看多了。麵對同樣是打進了明年世界杯的瑞士隊,中國隊的球員們還是可以在場上打出一些他們自己的東西。
結束了兩場熱身賽後,留洋球員們直接在瑞士和國家隊告彆,返回各自俱樂部,而剩下的國家隊球員們則返回中國。
迪隆和於金濤沒有走。
他們要留在歐洲考察留洋球員們的表現,第一站是德國,考察林致遠和秦七在各自俱樂部的表現。
另外十一月份的兩場熱身賽,中國隊同樣會來到歐洲集訓拉練,對手也依然是歐洲球隊。
明年的世界杯就在歐洲舉行,歐洲球隊是主場作戰,表現會更好。
中國隊通過在歐洲訓練和比賽,也能儘快適應在歐洲踢比賽的感覺,同時對歐洲的球隊建立一個比較直觀的印象——因為現在世界杯分組抽簽結果還沒出來,所以不用為了分組結果選擇針對性的熱身賽對手。
歐洲拉練和熱身賽都是迪隆的意見,中國足協也全都遵循。
對這位世界名帥的意見幾乎是照單全收。
雖然在歐洲訓練比賽會花費足協更多的錢,但這不是問題。
隻要真能在明年世界杯上出成績,再多錢足協也願意出。
這對於中國足協來說,其實也是一次……“賭博”。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