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雲蘇聽完後,想也不想地否決了。
原因很簡單。
互換身份的前提是隱蔽,不能被任何人發現,否則就是公然越獄的大罪。
還會連累沈空青,弄不好要和雲蘇一樣進天牢。
而此時,大長公主府的人就在刑部外守著,明擺著是衝雲蘇來,隻要有一點風吹草動,都一定會惹來懷疑。
何況是互換身份,冒充頂替這麼大動作,太容易被揭穿了。
而且彆忘了,今晚的事情背後還藏著一個燕錦。
雲蘇有種直覺,她要是真這麼做了,說不定正中燕錦下懷,到時候就成了她主動送上去的把柄,再也說不清了。
但雲蘇也沒有氣餒。
順著周管家這個思路,她靈光乍現,想到了另一個好辦法。
既然燕錦和大長公主府的人都想抓她的把柄,她為什麼不乾脆滿足他們呢?
讓周管家和沈空青配合,用一件黑披風混淆視聽,再把季禮請來看場戲,把燕錦和大長公主府的人一起“釣”出來。
隻要燕錦出現,就證明他和今晚的事情有關,否則他為什麼急著抓雲蘇的把柄?
雲蘇是因為徐元珊的死,才被扣上殺人嫌疑進天牢的。
而案發之時,燕錦表麵上並不在場,甚至從頭到尾沒有在其他人麵前出現,是一個徹底的局外人。
他完全沒理由出現在刑部。
隻要他出現,做出了不合常理的行為,就足以產生疑點,讓季禮對他的動機心生懷疑。
這就是雲蘇“釣魚”的目的。
燕錦如果一直藏在幕後不出來,雲蘇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案發時他曾經出現在現場,那她就沒辦法說服季禮,證明徐元珊的死和燕錦有關。
而現在,事實已經擺在眼前。
所以季禮才說,他想不信都難。
再回到眼下。
季禮感慨萬千,苦笑地道:“王妃娘娘取信人的方式,真是下官見所未見,算是開眼了。”
一般人想要取信彆人,要麼是拿出真憑實據,要麼是苦苦解釋。
雲蘇偏不是。
她一拿不出清白的證據,二也不屑苦苦辯解。
所以,她就乾脆劍走偏鋒,將燕錦拉下水,證明他也不清白。
燕錦為什麼要藏在幕後不露麵?不就是為了撇清關係,讓雲蘇無法指控他嗎?
那雲蘇就設個局,讓他自己跳進來,讓季禮親眼看到燕錦身上,同樣有疑點和動機。
雲蘇無法證明自己沒殺人,燕錦也說不清他今晚的動機。
兩個人都被懷疑了,這才叫公平。
雲蘇微微勾唇,反問道:“那季大人被我取信了嗎?”
季禮不禁沉默,無奈地搖搖頭:“刑部查案是講究證據的,王妃一口咬定,徐元珊的死是燕錦所為,這一點,下官還不敢相信。”
雲蘇瞬間聽明白了季禮的意思。
他說不敢相信徐元珊的死是燕錦所為,卻沒有說不相信,徐元珊的死和燕錦有關。
這就說明,季禮對雲蘇的話已經信了一半,剩下一半還要看證據。
隻可惜,雲蘇目前拿不出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