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許多習俗,都和現代不一樣。
因為古代生產能力低下,很多事情都必須提前做預備,才能不受影響,因此也催生出了許多特有的習俗。
比如說,婚嫁,或者大喪。
古代嫁個女兒,很多都是從女兒一出生就開始準備嫁妝,提前幾年甚至十幾年就開始製作婚床和嫁衣。
而喪事也是同理。
給將死之人準備的棺木,大多都是在重病,或者預感到對方命不久矣的時候開始準備。
因為棺木打造需要時間,越是講究的勳貴人家,就越要提前做準備。
這種行為,在古代就叫做衝喜。
“徐元珊昨天半夜身亡,屬於是突發意外,照道理,徐家是不可能提前預料到的。可是今天上午,徐家就把靈堂都布置好了,滿府飄白,連為死者誦經的高僧都到了,甚至還有人上府祭拜,這說明什麼?”
雲蘇冷淡地說道。
周管家聽得臉色變了變,還沒來得及說話。
君長淵低沉地道:“這說明,徐家一早就準備好了各種喪事要用的東西,才能反應如此迅速。”
“沒錯。”
雲蘇臉上露出一絲冷笑,“所以我才說,跟我想的一模一樣。”
周管家倒吸一口冷氣:“這麼說,徐家是早知道徐大小姐要死了,才會提前做準備嗎?”
“那不然呢?白布也就算了,正常勳貴人家用的棺木,都是量身打造的吧?要不是徐家為徐元珊提前準備好了,她的喪事怎麼可能辦得這麼快?”雲蘇道。
這才短短一晚上……
不,應該說,才半個晚上。
居然連靈堂都布置好了,可真是迫不及待啊。
“王妃娘娘,這也不對啊。”
周管家皺緊眉頭,“老奴聽說,徐大小姐一直身體不好,養在鄉下很多年都沒治愈。說不定徐家是為了給她衝喜,才提前準備了棺木和喪事用的東西?”
這也不是不可能的。
雲蘇反問道:“那高僧又是怎麼回事?”
周管家一愣,高僧?
“徐家不是要大辦喪事,特意請了高僧上門誦經嗎?我記得京城裡是沒有寺廟的,隻有京郊才有,而且距離不算近吧?”
雲蘇轉頭問君長淵。
君長淵微微點頭:“距離京城最近的寺廟有三座,清水寺、雙峰寺和相國寺,乘車來回都要半天以上的時間。”
周管家喃喃道:“下人來報,徐家請的就是相國寺的高僧,有幾十位之多,還有一位相國寺的副主持。”
“先不說從相國寺請和尚到京城,來回路上需要耗費多少時間,就光是辦喪事請高僧誦經,就不是一兩天的事情,少則三五天,多則幾十天,沒有提前跟寺廟說好的話,臨時去是很難請到人的吧?”
雲蘇冷笑了一聲,又道。
“如果是高門大戶,比如親王府、皇子府這種,臨時去請還說得過去,寺廟也會賣個麵子。可徐家算什麼呢?他們有這麼大的臉麵,說讓高僧上門就能上門?”
彆開玩笑了。
一個寺廟裡總共就多少和尚?副主持又有幾位?
要是徐家沒有提前跟相國寺談好,那些誦經的高僧能這麼快上門?徐元珊昨天半夜死,今天一早高僧就全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