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這買賣,我王家答應了
不管放在哪一個時代,土地永遠是珍貴的生產要素。
土地可以產糧食,可以長藥材,也可以建設作坊,在關鍵的地段上甚至可以說是寸土寸金。
神威軍的軍官們也有不少人在靈州購置田產,做起了地主老財,隻是不多,神威軍在總體上大約占據了靈州不到二十分之一的土地。
總量很大,占比很小。
這倒不是因為軍官們沒錢,而是他們的錢總是留不住的。
軍官們容易驟發橫財,打仗的時候,繳獲是要分家當的,擊潰一次敵軍,那等於是發了橫財。
裝備,軍械,丹藥等等,樣樣都有。
一支軍隊就等同於一個移動的寶藏,多少錢都不夠用。
而軍官們發財後,也經常因為采購裝備、丹藥、秘籍、賭博、嫖娼等原因把錢財揮霍得一乾二淨,尾隨軍隊的商人們總有一百種方法掏空軍官們口袋裡麵的金錢。
嶽父大人要不是做起了私鹽的買賣,楚黃胡幾家也都是普通軍戶,除了鐵杆的莊稼外,家裡沒有留下什麼財產。
因為他們的家產大多在裝備,丹藥上,如果父輩戰死了還沒有奪回屍體,那就成了彆人家的戰利品了。
所以軍隊特設了軍產局,強製扣留十分之一的功勳,幫他們換成田產,軍官們不參與經營,每年拿到相關的田產分紅。
這也是神威軍的戰爭保障之一,屬於軍產的一部分。
對於神威軍的軍官世家來說,就算出現子孫敗家,總也有一口飯吃,不至於淪落街頭,混成青奮的模樣。
除了軍隊外,靈州的田產大多控製在官員,世家,門派手中,以及小部分的自耕農。
軍隊的田產,楚千秋當然不會去打他們的主意。
法華寺的田產也有不少,但那是自己人的,不能去打。
元陽派的田產並不多,主要是幾個山頭,以煉丹為主業,同時他們的內門弟子,真傳弟子,要不是權貴,要不是百香鎮附近的地主,在元陽派屈服後,也算是半個自己人。
暫時不急著打他們的主意。
那算來算去,就隻剩下王家了。
王家是書香世家,在百香鎮附近也算經營了幾百年,乃是江州王家的分支,實力其實很強,能直接拉出一批私兵來,剿滅李澄心這樣的先天高手,甚至軍械都能拿出來。
雖然他跟軍隊有點關係,但是他不夠忠誠,更關鍵的是——
王家坐擁將近50萬畝的土地。
“50萬畝土地,王百川,你可不能誇大其辭了。”
“當年摩訶寺那麼大的功勞,太祖皇帝也不過是賜田300萬畝。”
“王家真有那麼多的土地?”楚千秋有些吃驚地問著王老大,也就是王家主的私生子王百川。
他是一個識時務的人,所以在楚千秋問他是否願意報複王家,或者說成為自己的走狗對付王家的時候。
王老大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並供出了王家的田產數目,一個令人吃驚的數字。
“楚少爺,這不一樣啊。”
“摩訶寺那是免稅的田產,這王家的田產則是要納稅的。”
“王家是書香世家,有了銀子便去吞並田產。”
“在最早的時候,王家就定了規矩,商鋪可以賣,珠寶可以賣,田產不能賣。”
“這幾百年下來,自然田產甚多。”
“不僅僅是百香鎮,像是煙波鎮,青石鎮,甘露鎮等等,都有王家的田產,合計起來自然驚人。”
“特彆是最近這些年,破產的農戶越來越多。”
“前些年鬨了饑荒,王家幫了衙門賑災,順便收購了不少的田產。”
王老大連忙像倒豆子一樣,把王家的底細給透露出來了。
“難怪說這王家是百香鎮最大的地主,果然是名不虛傳。”
楚千秋冷笑了一聲,難怪王老爺不顧體麵地生了一個又一個的私生子,果真是家產豐厚,怕自己沒了合適的繼承人。
50萬畝的田產,就是王家穩定的現金流,每年提供大量的糧食,不僅供應著百香鎮,還供應著神威軍的糧草,如何能不蒸蒸日上。
“楚少爺,這50萬畝地,也不都是種糧食。”
“還有種蔬菜,種草藥,還種牧草。”
“這平均下來,一畝地能賺個3兩銀子。”
“種地能賺那麼多錢?”楚千秋疑惑地問道,那長工一年給地主老財乾活,也不過是2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