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小陽,這不是值得炫耀的好事。”
“啊?”
楚千秋一行人策馬揚鞭,不一會兒便來到了萬壽寺的山腳下,人頭攢動,信徒、居士比比皆是。
這樣人多勢眾,騎著高頭大馬,腰帶刀劍這武人,還是非常稀少了。
幾名沙彌見狀,連忙便上前詢問:
“阿彌陀佛。”
“這位施主,此乃佛門清淨之地,不知施主是來禮佛,還是來找人。”
“禮佛如何,找人又如何?”楚千秋笑了笑問道,他對這萬壽寺極儘奢華不滿,卻也不會去刁難一個小沙彌,那也太沒品德了。
“若是禮佛,還請施主下馬,若是找人,施主可從小道上山。”
“上山還分兩條道?”
“阿彌陀佛。”
“佛法有雲: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注1)
“若施主前來禮佛,最好下馬步行,走八萬四千台階,塵勞皆散,智慧常現。”
“若施主前來找人,便可從小道騎馬上山,隻是小道狹窄,不如大道寬敞。”
這小沙彌賣相極佳,雖然不如自家的三休賢弟,看上也是聰明伶俐的樣子,辯才無礙,難怪被萬壽寺派來招待外人,還在言辭之中暗示走路上山才是禮佛。
宗教往往會有很強的儀式感,讓信徒們在一次次的舉動中積累廣泛的認同,最終固化為習慣。
楚千秋明白這種做法的深意,笑了笑,甚至給小和尚鼓掌了起來。
“好,小和尚說得好。”
“多謝施主誇獎。”
“附近還有馬廄,可容納許多馬匹。”
小沙彌略顯得意地說道,卻不知道自己這一番說辭,將惹來天大的麻煩。
“我既來禮佛,又來找人。”
“集體下馬!”
“是,大人。”
楚千秋的親衛整齊地從馬背上下來,氣勢萬鈞。
“不知施主想找何人?”
“我乃黎人營守備楚千秋,前來拜見大將軍。”
“啊!”
“你,你是……”
小沙彌驚呆了,他完全沒有想到楚千秋竟然是這個最敏感的身份。
“諸位,隨我一步一步,走上萬壽寺。”
楚千秋冷笑一聲,他已經做好了打算,要把大將軍的事情鬨大,鬨得越大越好。
“黎人營守備楚千秋,前來拜見大將軍。”
這一群從靈州趕來的武人,像是在天地之間為他喊冤一般,每走幾步路,就喊一句話。
“黎人營守備楚千秋,前來拜見大將軍。”
陽廣立刻醒悟了過來,這是要向朝廷施壓。
要廣而告之。
於是他跟隨著楚千秋一起喊道。
“黎人營守備楚千秋,前來拜見大將軍。”
朝廷的袞袞諸公,你們聽到這個聲音了嗎?
前來上香的貴人們臉色變了。
注1:出自《六祖壇經》
路上耽擱了許多時間,屬於上京大亂鬥的前兆預演,寫得略顯拖遝,今天就正式進入上京,orz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