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王爺唱的是哪一出啊?”
“不是俗家弟子,而是真正的佛徒?”
楚千秋從竇秀英的口中,得知了小王爺蕭榮,拜入摩訶寺的門下,說是要拋棄紅塵世俗,放棄王位,遁入空門。
“是的,大將軍。”
“表哥突然說他看破紅塵,要遁入空門,學習無尚佛法。”
“據說是拜在了【大定】禪師的門下。”
“大定禪師乃是大木禪師的師弟,在摩訶寺也是有一席之地。”
竇秀英也露出了古怪的神色,自己這位表哥,都有老婆孩子了,是神武朝的天驕之一,未來王府的繼承人。
儘管景王參與了謀反,但是景王府卻不會像茶家和貝家一樣,被徹底滅絕。
原因也非常簡單。
摩訶寺需要景王府作為保留的遺脈,將來蕭家皇室不行了,還有一個備胎。
有些人造反會被殺全家,有些人造反了,仍然是有後路的。
這全看雙方的力量對比。
楚千秋要真想把景王府殺光了,那摩訶寺也會出來念幾聲佛號,說一些我佛慈悲的話。
至於茶家和貝家,就沒有這樣的運氣。
楚千秋要殺他們,摩訶寺一個字都不會多說。
這便是雙方的差距。
更何況楚千秋也沒打算殺自己的便宜兒子啊。
小王爺蕭榮也沒有什麼威脅,加上他叫了自己幾聲爹爹,楚千秋也認下這便宜兒子了,反正景王府的遺產也不算太多,楚千秋的便宜兒子,便宜女兒已經有很多了,不介意再多一個。
結果小王爺居然遁入空門了?
“不對勁,小王爺還算是一個英雄豪傑,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他要加入摩訶寺,不外乎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小王爺並不信任我,生怕我對於這個便宜兒子秋後算賬。”
“所以他選擇加入摩訶寺,保全性命。”
“摩訶寺的佛門弟子是要守清規戒律,避免進入紅塵世俗,但他們也有父母家人。”
“摩訶寺會儘量避免他們的家族出現問題。”
“萬佛殿的殿主大木禪師,本來也是負責這件事情的。”
楚千秋很快就分析出了小王爺遁入空門的緣由,與其說他這樣的英雄豪傑,突然想要陪伴青燈古佛,那不如相信他看上了摩訶寺的小和尚,想要先下手為強。
都比這個理由靠譜。
“第二種可能,就是小王爺勾搭上了九思禪師,他們準備給摩訶寺來一記狠的。”
“所以小王爺為了未來寺的大局,不得已遁入空門,混進摩訶寺,甚至是娑婆淨土。”
“這聽上去就合理多了。”
楚千秋冷笑一聲,感覺一下子想通了很多事情。
為什麼九思禪師可以在上一次循環,通過景王布下舉報摩訶寺,從而給自己添堵。
為什麼小王爺要急匆匆地加入摩訶寺,恐怕也跟楚千秋派出竇秀英,正式調查景王府中的天機閣餘孽有關,
小王爺肯定會認為,這一切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所以他果斷跑路了。
這聽上去就合情合理。
“這樣來看,總算是找到你了。”
“係統……”
楚千秋本來就監控著大木禪師,以及王妃娘娘。
因為諦聽之耳比較費神,經常開著感覺也不好,所以楚千秋就等著對方出破綻,再慢慢監控。
現在正好順著網線過去,先把自己便宜兒子抓起來,好好拷問。
“等等。”
就在準備重啟的瞬間,楚千秋突然陷入了沉思當中。
“如果九思禪師的敵人變成了摩訶寺。”
“會不會給摩訶寺來一記狠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不一定要針對他,等他把戲表演完再說。”
“然後從中牟利。”
九思禪師跟楚千秋是有仇恨,但說到底這個仇恨是很小的。
不會影響大局。
九思禪師舉報給摩訶寺,本質上是要用來壓製楚千秋,他也不會傻乎乎地認為,摩訶寺會為了這件遺骸,跟楚千秋大打出手。
“這樣來看的話,九思禪師對於我的報複,估計是想拖延時間。”
“防止我對於他展開行動,耽誤了他進階合道境界。”
“一旦發現針對我的計劃,產生不可控的副作用,他便迅速放棄,讓小王爺加入摩訶寺。”
“這九思禪師還真是拿得起,放得下。”
楚千秋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對於這位禪師,也多出了幾分讚賞,他能在摩訶寺即將一統佛門之際,隱忍八千年歲月之久,自然是真正的梟雄心性。
他想跟自己作對,也能夠分得清場合。
“唯一的問題就是,如果九思禪師順利突破到合道境界,不會一巴掌直接把我拍死吧。”
楚千秋陷入了兩難的選擇。
如果從進階天人的角度來看,他非常樂意九思禪師去給摩訶寺搗亂,這樣也許能夠創造出一個最佳的時機。
比如摩訶寺在鎮壓九思禪師的反攻,楚千秋趁機進入歸墟,直接晉升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