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皇宮,宣政殿
“禦侮折衝,朝寄尤切,任惟勳德,實佇親賢。”注1)
“神策軍大將軍,忠武將軍楚千秋,廓清風州,茂績以彰,戡定鎮北,戎威遐暢,海外餘寇,取若拾遺。”
……
“可領天下兵馬大元帥,總管神威,神策,神武三軍。”
“封無雙王,賜百萬戶,令世襲罔替。”
“令總管風州,靈州之事,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
“臣,謝主隆恩。”
楚千秋站在大殿上,看著女皇陛下,兩人相視而笑,宛如狼狽為奸。
他們絲毫不顧及,自己的這一道命令下來,會給天下造成怎樣的影響。
可以說今天的宣政殿直接炸了鍋。
大臣們還想上前反駁,女皇陛下冷冷地看著他們,讓他們一個都不敢站出來,然後迫不及待地說了一句。
“退朝!”
諸位大臣看到女皇陛下迫不及待的樣子,也隻好閉上了嘴巴,高呼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如果說以前的楚千秋,是朝廷重臣,神武朝的柱石。
那麼現在的楚千秋離謀反隻剩下一步之遙。
取得這個地位的權臣,下一步就該考慮做司馬懿。
畢竟女皇陛下非常不可思議地賜封他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並總管三大野戰軍,換句話說楚千秋現在是三大野戰軍的頭目,地位已經超過了義父,超過了徐國公等人。
如果說以前楚千秋神策軍,加上自身的實力,女皇的支持,比徐國公等人高一籌,那現在不僅僅高一籌了。
女皇陛下還把整個海外交給楚千秋,又把風州,靈州的事務交給他管理。
當初李世民要謀反前,差不多就是這麼一副模樣了。
所以唐太宗才能手起刀落,不僅乾掉自家的兄弟,還劍指父親,讓他退位。
玄武門之變真正的較量對手並不是太子李建成,而是連帶著李淵一起乾掉,要是李世民不姓李,那就直接改朝換代了。
因此在這一封詔書下,楚千秋在名義上和實際上,已經達到了人臣的巔峰,幾乎是封無可封的地步。
在退朝以後,女皇陛下特意留下了剛剛賜封的無雙王,諸位大臣也隻能苦笑一聲了。
“十六歲封王,就是當年的龍大將軍,也沒有到這個地步啊。”
“鎮北軍剿滅,海外諸國臣服,蕩平大夏藩屬,還有誰能跟無雙王抗衡?”
隻要楚千秋一天不倒下,就沒人敢再造反了。
更何況大夏也出問題了。
禮部尚書朱行修總結了一句:
“無雙王有天命在身,我等不可與命抗爭。”
官複原職的宰相牛僧同樣點了點頭:
“有功必賞,此乃朝廷法度所在。”
“殿下為我朝立下不世之功,自當封王。”
楚千秋在朝堂上的勢力也是大得驚人,不僅僅有女皇陛下撐腰,其他高官也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那徐國公呢?
文武百官的目光轉移在了他的身上。
“的確如此,宰相大人說得對。”
徐國公點頭同意道。
“殿下乃是我朝的擎天巨柱,這一次更是為我朝開疆拓土。”
“朝廷的封賞,恰如其分,不,甚至有些虧待了殿下。”
“殿下願意來接管神武軍,老夫樂意至極,願意為他鞍前馬後。”
“有了殿下在,我朝甚至可以北伐中原,一統天下。”
其他大臣聽到徐國公的發言,感到十分不可思議。
徐國公不嗔不惱,沒有做出任何激動的反應,反而認下了楚千秋的所有功績,並表示臣服。
要知道楚千秋搶了徐世子的未婚妻,這是何等的奇恥大辱啊。
文武百官有許多幸災樂禍的人,甚至希望徐國公與楚大將軍反目成仇。
如果雙方能夠乾起架來,不管誰勝誰負,都能過去搶點戰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