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麵聖,審訊賈政求追訂!)
後麵太監們和抬死豬般的抬著賈政。
沒受過這樣屈辱的賈政,在後麵不停的掙紮。
到了皇帝的大殿外。
王德明早就得到了消息,守在宮門外,瞧見賈赦賈敬笑著朝他們這邊奔來。
賈赦與賈敬朝著王德明點頭,王德明對著賈赦與賈敬一禮。
“敬公和赦將軍怎麼來了。”
賈赦羞愧道:“來找陛下請罪!”
“餘實在是愧對天恩,家中出了此孽障!”
王德明的眼睛往賈政身上瞟。
看完之後,他也知道賈赦與賈敬來此是為了什麼。
想起皇帝對賈赦賈敬的態度。
王德明朝著兩人微微一笑。
“不打緊,陛下非是不明事理之人。”
“赦將軍與敬公的忠心,陛下一直知道,相信陛下不會隨意遷怒於你們的。”
兩人垂頭喪氣的低著頭。
王明德說了兩句安慰話。
然這話看似是在安慰,實則是王明德朝兩人傳遞訊息。
那就是皇帝不會怪罪他們。
賈赦與賈敬再次朝王明德點頭,臉上帶上了感激。
王明德進去給皇帝通報。
此時皇帝正在批閱奏折,聽見王明德的話,皇帝的眼中帶上笑意。
緊接著看向一邊無所事事的賈珊。
“今日你們父子是什麼日子,怎麼都來了朕這。”
賈珊一懵。
賈赦也來了。
賈赦來做什麼,賈珊的心中閃過疑問。
皇帝朝王明德擺手,讓王明德將外麵的賈赦賈敬請進來。
王明德行禮照做,沒一會賈赦與賈敬走了進來。
進來的一瞬間,賈赦賈敬的眼中都蓄上了眼淚。
“陛下!”
“吾兄弟兩人愧對陛下聖恩!”
轉瞬間,賈赦與賈敬滑跪到皇帝麵前,哭的那叫一個懇切。
皇帝有些牙疼。
打量他心軟。
誰都用這招在他這麵前賣慘裝可憐。
皇帝黑著臉看下麵跪著賈敬與賈赦。
那些老臣於社稷有功,加之年紀又大了。
見他們可憐,他才尚且給他們開開後門,能讓的他都讓讓,你們兩個正當壯年,在他麵前哭什麼哭。
賈珊一臉懵逼的看著兩人,他爹和他敬大伯怎麼在這嚎上喪了。
賈家應該沒犯事。
皇帝的目光看向賈珊。
“賈珊,伱說說你爹和你大伯犯了什麼錯。”
這他怎麼知道。
賈珊懵懂的站了起來,眼神在賈敬與賈赦的身上來回掃視。
目前來看,他爹與他敬大伯應該沒犯事。
賈珊朝著皇帝一禮。
“小臣不知家中發生何事。”
皇帝笑了,沉默著不說話。
賈赦與賈敬兩人皺眉看著賈珊。
小四怎麼在這。
皇帝露出一抹笑。
“你們一家子人都來找朕,誰先說事。”
賈珊與賈赦賈敬對視。
先來後到,他終身大事最重要。
三人同時開口。
“小臣老臣)先說!”
皇帝樂了。
“你們互相之間先定好了再說話。”
三人的目光轉向對方。
賈珊率先開口。
“敬大伯爹,咱們得講道理,我先來的,我的事也比較重要,就先讓我說吧。”
賈赦拿出老父親的威勢瞪了賈珊一眼。
“我是你爹,世上哪有老爹讓兒子的。”
“道理不是這樣講的爹!”
“我的事比較重要,就先讓我和陛下講吧!”
賈珊語氣中帶著一絲祈求的同賈赦說話,賈赦目光一瞬不瞬的掃在賈珊的身上。
“不行!”
“你能有什麼屁大點的事!”
數落完賈珊的賈赦直接將目光轉向皇帝。
“陛下,定好了,臣先說。”
皇帝笑眯眯的將目光落在賈赦身上,賈赦又再次開始表演。
“臣對不起陛下!”
稀稀落落的淚水從賈赦的眼角落下,賈赦撅著腚,頭砸在地上。
朝著皇帝行了一個大禮。
皇帝讓賈赦起來,賈赦就是不起。
皇帝氣笑了。
“你先說你哪裡對不起朕。”
賈赦將頭抬了起來,狠狠的抽了一下鼻涕。
“陛下,臣治家不嚴出了一個逆賊。”
皇帝一愣。
賈赦接著道:“臣弟,賈政先參與逼反忠義太子,後又與忠孝親王勾結謀反,臣治家不嚴,對不起陛下!”
賈赦又一腦袋磕在地上,發出砰的一聲。
磕的實在實在。
皇帝臉色風雲聚變,這可就不一般小事了。
賈赦將一邊的箱子遞了上去。
王德明接過賈赦手裡的箱子,箱子裡放著賈政參與謀反的一係列罪證。
皇帝將箱子打開。
一封封信出現在皇帝麵前,皇帝不急不慢的一封封看去。
很難相信,這會是那個書呆子做的事。
但裡麵的信做不了假。
待看到最後一封,皇帝繃不住噴笑出來,逐將信給王德明,讓王德明也跟著看看。
王德明看後,亦是忍俊不禁。
那賈政怎麼會信那忠孝親王的話。
皇帝的目光再次落在賈赦身上。
“賈赦!”
“在!”
賈赦慌張的將頭抬起。
看見賈赦腦門上的汗,皇帝的眼神再次變的意味深長起來。
“賈赦,賈恩侯,你很聰明!”
皇帝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賈赦尷尬賠笑。
他怎麼就聰明,他都快蠢死了,他若不是蠢,怎麼會被他娘和他弟弟欺負那麼長時間。
皇帝繼續意味深長的盯著賈赦,同時將最後一封信在賈赦麵前晃了晃。
賈赦對著皇帝再次磕了下去。
“請陛下原諒臣的小伎倆,臣也是沒辦法,我爹陛下你也知道,給我留下遺囑讓我在家老實待著,手裡沒權沒勢,又未為大乾做下一績半功,加之與陛下多年沒怎麼見麵,那點情誼說不好聽的早就沒了。”
“對此,臣才使了一個小花招,將我那二弟與忠孝親王的信放在最下麵,讓陛下好明白,臣沒參與我那弟弟與忠孝親王的事,以此保全榮國府。”
“陛下恕罪!”
賈赦剛抬起的頭又再次磕了下去。
看著言辭懇切的賈赦,皇帝也不欲繼續與他細究。
這誰忠心,誰不忠心,他心裡自有一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