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挑事求追訂!)
群臣積憤,一眾人七嘴八舌的討論著。
皇帝眼神掃向底下討論的大臣。
“眾卿可還有結論?”
群臣沉默。
一個從地方調來不久的中年大臣從群臣中走了出來。
“臣有一點見解!”
看著眼生的大臣,皇帝雙眼冒光。
“你有見解。”
“你來說說!”
“是!”
大臣對著皇帝一禮。
王明德趴在皇帝的耳邊介紹了一下大臣來曆。
皇帝聽後點頭。
此人是有些才乾的。
“臣以為朝廷沒錢,固然有天災的原因,更多的是朝內大臣的原因。”
“不言其他,江南鹽政。”
“臣曾經在江南執政,對江南那邊的風貌十分了解。”
“江南鹽商何其多,個個巨富,卻收不上來稅!”
皇帝的眼神變了。
此人目的不純,江南鹽政的問題,一直都是大乾的痛。
日前,林如海正在江南處理鹽政。
他將話題引到這裡,是要炮轟林如海。
皇帝的麵色黑了起來。
同樣聽出來的賈珊將目光落在出來的大臣身上。
“江南鹽政問題一直存在。”
“說到底,這個問題是人的問題,我大乾自太祖開始,實行鹽引製度,可總有一批人鋌而走險販賣私鹽。”
“伴隨著大乾穩定,走向繁榮,此種問題一直延續到太上皇年間,成為大乾的一大患。”
“導致這種問題的原因是何,大人可知道?”
賈珊詢問大臣。
“這”
大臣在賈珊的詢問下,額頭開始冒汗,他在江南對鹽政接觸的少。
今日他冒然出來做出頭鳥,是為給皇帝留個好印象。
除此投桃報李,報答甄家。
他能這麼快的升到京都,其中也有甄家的相助。
如今卻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皇帝見大臣說不出來,眉皺了起來。
“你倒是說呀!”
皇帝催促大臣。
大臣眼神渙散,頭上的汗流的越發厲害起來。
“臣不知!”
全臣嘩然。
“伱當朝堂是玩樂之地嗎,不知道你張嘴就說。”
皇帝開始生氣,大臣被嚇的趴在地上。
“陛下饒命!”
“臣對鹽政見解不深,但臣說的沒錯。”
賈珊將目光從大臣的身上移開,轉向皇帝。
“陛下,他說的沒錯,鹽政確實是個問題。”
“他回答不上來臣這個問題也是正常。”
“臣願意為眾大臣講解一下導致如今大乾鹽政困難的原因。”
賈珊對著皇帝一禮。
皇帝忍不住笑了起來。
“你知道?”
賈珊無比認真的點頭。
“臣知道,臣有深入研究過。”
“好!那你說說。”
皇帝對此不抱任何希望,鹽政的問題一直是大乾的大患。
麵對這個大患朝中大臣們討論了不知多少次,一直沒有解決的方案。
賈珊將目光轉向眾大臣,對著眾大臣們一禮。
“小子比眾位大人都年幼許多,若是有失禮,還請眾位大人見諒。”
眾大臣點頭洗耳恭聽。
“太祖將鹽鐵等收歸國用,定下了鹽引製度。”
“本這製度是好的,而卻有著一個漏洞。”
“大膽!”
賈珊剛開始說,立開便就有一個大臣站了起來。
賈珊不解的看向那個大臣。
他說的有什麼問題嗎。
大臣義憤填膺的看向皇帝。
“陛下,這小賊詆毀太祖,太祖定下的祖製怎麼可能有問題。”
聽見大臣的話,賈珊忍不住笑了,這人是在沒事找事。
鹽政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
他現在彈劾他,目的就是找存在感。
像這種的人,曆史上自古便就不缺。
皇帝厭煩的看向那人。
“此時非彼時,太祖雖定下祖製,卻也不是一成不變。”
皇帝剛說兩句,那大臣露出一副受了委屈的虛偽模樣。
“太祖祖製不容質疑呀,陛下!”
皇帝心中的厭煩達到了頂峰,將眼神看向此人的上司,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接到皇帝的眼神,看向那個挑事的人。
此人正是他部內新上任禮部主事。
禮部尚書站了起來。
“太祖去世時,曾言實行國製當應時而變,你坐下!”
自己的頂頭上司說話。
站起來的大臣看了一眼賈珊,又看了一眼自己上司以及皇帝。
知道自己再說也是無益,借坡下驢灰溜溜的坐下。
賈珊繼續開口。
“太祖年間,便就出現官商勾結私放鹽引,哄抬物價的事。”
賈珊看向一邊的戶部尚書。
身為三朝元老的戶部尚書對此事知道的頗多,順著賈珊的話開口,為眾人介紹。
眾人見怪不怪,這種事,到了如今仍還存在。
甚至比以往還要嚴重些。
而他們中間也有不少就是乾著這種勾當。
賈珊接著開口。
“造成這種原因是朝廷的監管不厲。”
“而想解決這個問題,需得在朝堂中建立一定的經濟體係。”
皇帝一愣。
“何為經濟體係?”
“就是相關的經濟構造,使大乾擁有一個穩定的市場經濟環境,陛下!”
皇帝點頭,示意賈珊接著說。
戶部尚書直起了耳朵。
這事關係到他們戶部。
賈珊咳嗽兩聲,清了清嗓。
“如今大乾在鹽政的問題,便就是私鹽。”
“而大乾要做的就是穩定鹽價,嚴厲打擊私鹽的存在。”
“但大乾想這麼做很難。”
“私鹽販子數不勝數,殺完一片又一片,如雨後春筍般冒個不停。”
皇帝在心裡暗自點頭。
當年太上皇年輕時便就狠狠的收拾過一批私鹽販子。
本以為大乾就此擺脫鹽政上的問題。
然這治標不治本,處理了一批,便就有一批大膽的出來。
尤其其中的一些鹽梟。
這些鹽梟不得了,巨富不說手裡還有著一些武裝力量。
而這幫人都是刀口舔血的人,真打擊狠了,聚集起來有他受的。
“所以,你可有辦法遏製住這幫人。”
賈珊笑著點頭。
“陛下覺得這幫人最想要什麼。”
“錢!”
皇帝想都不想的道。
賈珊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