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冷劍組織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
孟岩最在乎的機動獵殺隊始終發展的很不錯。
第一機動獵殺隊已經提升到了極限,配備的武器、挑選的人員,都已經到了瓶頸;而第二、第三機動獵殺隊也跟了上來,戰力並不比第一機動隊差。
配備龍駒的機動獵殺隊數量,已經達到了12支。沒有配備龍駒的普通獵殺隊,已經達到了36支。獵殺隊員達到了576人。
執行引誘任務的人更多。
這些都屬於戰鬥序列。
伴隨著冷劍組織的成長,孟岩也開始往北推進,希望執行之前的策略,盯住前石城,繼續給黎山施壓。
也就在這時,偵查人員傳來情報。
黎山有動作了,而且直接派了兵,浩浩蕩蕩,顯然是衝著冷劍組織來的。
隨後,又有偵查人員帶來的情報。
還是黎山大軍,從另一個方位過來。
偵查人員不敢湊近,不知道有沒有真君,但這麼大的行動,大概率是真君帶隊。
人數方麵,每一支隊伍都接近千人。
孟岩彙總了情報,黎山方麵顯然是兵分三路。
他一邊看著地圖,一邊思索。
通過對方的前行方向可以確定,黎山並不知道冷劍組織的具體位置,他們隻知道大概的區域。
這很正常。
因為冷劍組織的行動都是分散的,相互用星鈴聯係。
沒有集結位置,對方自然探查不到。
所以,黎山方麵就采用多路並進的方式。
孟岩思索良久,然後發布了命令。
要打一仗了!
孟岩命令各作戰部往右邊區域集結。
他盯上了右路的黎山軍。
因為地形原因,右路黎山軍距離最遠,地形也比較複雜,恰好適合打圍殲戰。
沒錯。
孟岩想的是圍殲。
雖然對方是正規軍,但是人數處於劣勢。
孟岩這邊足足有三千人。
刨除後勤和偵查部分,可用於作戰的人數也高達2500多人。
人數是對方的兩倍還多,憑什麼不打?
而且,地形有利。
黎山方麵對冷劍組織的情況顯然是低估了,他們以為千人隊就能犁庭掃穴,可事實上,冷劍組織比他們預想的要強大的多。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戰。
這仗若是能夠打贏,不僅可以收獲實際的利益,還能獲得戰略優勢。
孟岩預估了右路軍的行軍路線,冷劍組織迅速的行動起來,各小隊都前往右路的山區。
山區沒有植被,就連地衣苔蘚都很少,時不時的還會有很大的風沙。
但是集結速度卻很快,並沒有受環境影響。
這些事情,冷劍組織乾的太熟練了。
隻不過,以前都是小股作戰,現在則是集合起來作戰。
右路軍是灰光真君在率領。
雖說有見風真君的前車之鑒,但他現在帶著大軍,所以,灰光真君並不擔心安全問題。
有大軍在側,即便多來幾個真君,他也可以從容應對。
就在右路軍通過一片丘陵區的時候,孟岩下達了進攻命令。
36隻獵殺隊一馬當先,衝向了黎山軍陣。
隨後跟著的是引誘隊的隊員。
灰光真君立即下令應戰。
他並沒有將這批人看在眼裡。
軍隊對陣賞金小隊,從來就是有心裡優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