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袁點點頭,開口道:“既然諸位都這麼說了,翼夫,你整理一下,寫個具體的條陳與我,擇其可行之條文,全國推廣。”
頓了頓,老袁眉頭一皺,歎息一聲道:“此子幼時聰慧,尤擅淫巧之器。但吾觀之講話,絕不是一個山野村夫可以寫出的,不知其背後的人是誰?”
聽了大家的議論,老袁心裡有數了,劉大雙的講話應該是個好東西,再聯想這麼多年劉大雙的所做所為,老袁相信劉大雙背後一定有髙人。所以,動了挖牆腳的心思。
其他人和老袁的想法差不多,唯有楊度與劉大雙接觸過,他也不相信靖安還有什麼高人能超過了他們這群人。
楊度“嗬嗬”一笑說:“主公,成大業者不拘小節,此子背後是否有人,不必深究。但凡有可取之處,不妨一用。”
“皙子所言極是,既如此,我袁某人也不計較,天下能人異士何其多也。大家回去都多看看,有什麼好建議儘快提出來。”老袁的話結束了會議。
小會開完了,也議定了。老袁手下這幫人開始研究劉大雙的講話,按著自己的理解,逐一寫出意見呈給老袁。
江蘇督軍程德全也看了劉大雙的報告,又私下裡詢問了吉林省長老陳和黑龍江省長老宋,說劉主席這講話倒底啥意思啊?
老陳和老宋回電出奇地一致,說老程你腦殼被門夾了,這都看不出來?這是劉主席準備加快邊區發展步伐,一舉追上列強的大計。你還猶豫啥?趕緊往上貼。
程德全明白了,馬上發電給劉大雙。
“敬愛的主席劉大雙先生,江蘇雖處江南,願與邊區共進退,懇請邊區的發展計劃略做補充,添加江蘇為昐。”
接到程德全的電報,劉大雙想想還真可以,江蘇沿海,傳統的魚米之鄉,現在輕工業又比較發達。如果納入邊區的發展規劃,應該是個雙贏的局麵。
想明白了,馬上安排人員對接,江蘇的發展就並入了邊區發展的軌道。
廣西老陸、雲南老蔡這幫人也看了劉大雙的講話,半懂不懂的。畢竟這是一群軍人,打仗可能還行,搞政治也有手腕,就是搞經濟有點迷糊。
但這都是一幫聰明人,自己不懂,明裡暗裡往靖安派了不少人,準備觀摩一番,有好的就學,不行就算了。反正也不差這一年半年的。
上海陳督軍接到了一山先生密電,讓上海參照一下劉大雙的講話,也儘快發展起來。
可劉大雙的講話都是講的大道理,強調的是方針政策,具體做法可沒講。
上海的具體情況和靖安差彆較大,也沒辦法照葫蘆畫瓢。
陳督軍有點鬱悶,上次綁架事件和劉大雙關係沒搞好,想請教一下都不好意思。
好在上海能人多,給陳督軍謀劃了幾天,也弄了個像模像樣的發展規則。
劉大雙萬萬沒想到,自己的一個講話居然有這麼大反響,而且不知不覺地加快了華夏的發展速度。
最重要的是,他打開了一扇門,使國人看到了很多新鮮的東西,默默地改變了國人的理念和生活方式。
後來,劉大雙被稱為“華夏破冰第一人”,也是緣於這篇講話。他的講話被奉為“變新第一典”,成為上進之人的必修著作。甚至出了口袋版,許多人一有空暇就拿出來閱讀。
據有些成功人士講,讀這個書,越讀心裡越亮堂,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
其實,不僅國內,就連國際上許多人也注意到了劉大雙的講話。
這種嶄新思維的發展模式,也同樣帶動了世界的發展。
劉大雙被譽為千年最具影響力百人之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