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度自恃才高,看看眾人,冷笑一聲說道:“主公,昔夫子有雲:`不患寡患不均‘,曆朝曆代,逆賊將起時,多以`均田地,均貧富’為由,應者雲集。現觀歐洲諸國,無非是分贓不均,大打出手而已。此事無關我華夏之安危,主公不必憂心。”
老袁點點頭,這一點,他何嘗看不出來?隻是做為華夏總裁,必須要表個態。
“楊先生所言極是!”有幾個人附和道。
華夏老祖宗的處世之道就是中庸之道,隔著上萬裡的事情,理它乾嘛?
老袁並未表態,反倒是轉頭看向馮國璋、段祺瑞等人。
“諸位將軍都是知兵之人,不知道此戰最後勝負如何?”
幾個人也是互相看看,馮國璋先發言了。
“總裁,西洋諸國,目前以約翰牛為最強,不僅海軍獨步天下,而且殖民地遍布全球。其次為高盧人,比約翰牛略差一籌。然兩國均為協約國成員,從這點看,也許協約國勝麵大些。”
段祺瑞聽了後,不以為然,輕笑一聲開口道:“華甫所言,並無不妥。然其言兩國,承平日久,武備懈怠,戰力恐不能與昔日相比。反觀日耳曼,從一個小公國開始,勵精圖治,東征西殺,奠定了今日之國土。而今更是世上除山姆國之外第二強國,不容小覷。同盟國與協約國之爭,實難預料。”
段祺瑞說完,會議熱鬨了許多,東拉西扯的,有說協約國勝,有說同盟國勝,各種意見,莫衷一是。
老袁本來就是個投機心很重的人,他現在如同賭博押寶一樣,一定要押準,否則,連帶著華夏國陷入了深淵。
想當初,他手握朝廷新軍,太後母子鬥得不可開交之際,他可是審時度勢,把寶押在了太後身上。這才有了他今日民國總裁之身。
看這會議亂哄哄的,他還真是拿不定主意。
偷眼一瞥,發現楊士琦麵帶冷笑,一言不發。
老袁心中一動,知楊士琦必有主意,便笑了笑問道:“杏城,可有高見?”
楊士琦連忙答道:“讓主公見笑了,杏城才疏學淺,確實是沒有什麼主意。但主公不妨問問劉小子,這小子一向詭計多端,奇謀迭出,也許會有主意?”
老袁一聽,心裡彆提多煩了,這個劉大雙就是個膠皮糖,賴在身上甩都甩不掉,胳應人。我這總裁的話從來不理,但又天天在外麵胡吹什麼一切都聽民國zf的,好像他多乖似的。
不過,也沒辦法,老袁私下裡也承認,這小子確實有點歪才。
“哼!黃口孺子,偏愛投機取巧,懂什麼國家大事?”聽了楊士琦的話,便有人出口反駁道。
楊士琦仿佛沒聽到,閉眼合嘴,再不出聲。
“多聽聽並無壞處,隻要於國有益,不必計較太多!”老袁打了個圓場。
會開到晚上,也沒個定論,老袁也餓了。他的飯量大,吃的超多,但餓的也快,說了聲日後再議,便急匆匆趕回家去吃飯了。
一頓吃了個鴨子,又喝了一盆老母雞燉人參,吃了一盤白麵饅頭,這才覺得肚子裡有點東西了,人也精神了。
喝了杯咖啡,吩咐人給劉大雙發了封密電,詢問關於歐戰之事如何處置?
“客氣點!那小混蛋吃軟不吃硬!”末了,老袁還是不放心地囑咐了一句。
劉大雙的回電很快,隻有短短的十六個字。
“兩不相幫,趁勢做強,擇機參戰,日後分贓。”
“我的乖乖啊!莫文化就是莫文化,啥叫分贓?那叫善後事宜。”
看了電文,老袁一臉鄙夷之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