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支彈藥根本無法滿足幾場大戰的需求。
東南亞安南等國的遊擊隊需要他的資金,百濟國的光複軍需要他的資金。
羅刹國內如火如荼的革命事業也需要他的資金。
他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可收入卻是沒有大的增長。
說是捉襟見肘也不為過。
所以,他隻能采取一點一點消耗東瀛的策略。比起華夏,東瀛可能更是熬不下去。
尤其是海軍被劉大雙打掉了,國際航運處於停滯狀態。經濟狀況更是每日俱下,離崩潰就是一步之遙。
現在,東瀛人在化學上動起了歪腦筋,正好給劉大雙提了個醒,讓他有了快速擊敗東瀛軍的辦法。
劉大雙以化學起家,對於化學品的各種性能了如指掌。他的倉庫裡也秘密儲存著大量致命的化學品。
來而不往非禮也,該了結了!
彰武縣城陷落,幾萬安國軍戰死,特彆是東瀛人使用了令人不齒的下流手段。一下子激發了全華夏人的怒火。
不需要任何人號召,大概都自覺地停止了過年。
京城、上海、天津、武昌、漢口、廣州、成都、西安等等大大小小的城市,許多民眾自發地設立靈堂,悼念犧牲的幾萬華夏將士。
荊楚三湘、巴山蜀水、江南水鄉、嶺南古越、齊魯大地,關中平原、長城內外、白山黑水之間處處燃起香燭,祭奠英烈。
“魂兮歸來!去君之恒乾,
何為四方些?舍君之樂處,
而離彼不祥些!……”
多少人含著熱淚唱起了屈原的《招魂》。
“北洋軍即日拔營,奔赴戰場,誓滅敵酋!”
“川軍出川,複我大好河山!”
“湘軍北上,與東瀛決一死戰!”
“秦軍……”
“晉軍……”
“滇軍……”
各省督軍都發出通電,願與東瀛軍一戰。
群情激憤,更有無數熱血青年,收拾行裝,慷慨激昂,或鐵路,或舟楫,甚至徒步,一齊向東北湧來。
民國政f發出通告,追授吳兆恩和孫烈臣為上將軍,並於三日後,即農曆初八舉行公祭。
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等北洋係大佬都打了電話給劉大雙。
保安軍主力可放心離去,上海、江蘇、山東、天津、山海關等地防務由北洋軍協防,不征錢糧,不擾百姓,不行使行政權力。
對於這幾個人,劉大雙多少還是相信的。畢竟都是華夏傳統文化陶冶出來的,基本的仁義禮智信還是有的。
還有一層意思,這國土是華夏人民的,隻要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又何必在乎是誰當縣長,誰當省長,包括誰當總裁。
劉大雙自忖能力有限,也不想那麼累。
山東、江蘇的保安軍主力接到了命令,即日北上,奔赴戰場。
據守葫蘆島、山海關的保安軍連夜撤往錦州方向。
一列列火車滿載著士兵、火炮、彈藥,向錦州集結。
劉大雙已經準備放手一滑,讓東瀛人百年內不敢西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