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平日裡衝鋒陷陣都是你打頭,怎麼今天往後縮了?”
老廖儘量用調侃的語氣來說,免得傷了和氣。
“廖兄,非我怯戰,此時不僅不能主即北伐,反倒是我們休養生息,整頓兵備的大好時機。諸位仔細想想,討袁軍喊了這麼久,又有誰真的打敗過北洋軍。此次我等僥幸占了廣州,驅逐了龍濟光,主要是廣州兵力空虛,陳捷出兵,龍濟光亂了陣腳。贛軍出奇不意,一舉攻占韶關。再加上桂軍又對肇慶發起進攻,這才迫使龍濟光無心再戰,自動下野了。”
“是啊!目前氣勢如虹,正應一鼓作氣,收複江南等地。以兩湖及江浙的富庶,可養百萬大軍。”
老胡還是想趁熱打鐵,一舉把江南湖廣等地都收了。
“克強兄,軍資錢糧勿需擔心,我江浙財團及南洋歐美諸多人士,願意為大統領的事業略儘薄力。”
這是個清瘦的張姓老者,來自浙江,多年來,一直不斷地給一山先生提供資金。
老張大名張人傑,因一隻腿跛,又稱“張蹺腳”。
其身家巨厚,真正的家財萬貫。
老家是南潯張家,張家可是南尋“四象”之一。
近代以來,南潯得益於絲調行業的大發展及近代歐美工業的技術引進,出現了許多富豪。民間有“四象八牛,七十二小金狗”的傳說。
“四象”乃指家財千萬兩以上的。
張人傑的外祖父龐家也名列四象。
兩家財富加在一起,說富可敵國也不誇張。
而且,如果由他牽頭,能夠撬動的資金更是天文數字。
華夏有個傳統,但凡士家望族,巨商富賈都是多方押注,並不死守一家。
南潯這幾家“象”和“牛”也不例外。
北洋軍他們也押,保安軍他們也押,一山先生他們照樣押。
眾多子弟以各種名義紛紛進入了北洋軍和保安軍。
前幾年,全國各地不少熱血青年奔赴靖安,這裡麵有不少就是士家派出的。
這些人有文化,見識廣,懂得人情世故,很快都在北洋軍和保安軍中站穩了腳跟,職位也是不斷上升,逐漸走向各個領導崗位。
翻翻華夏曆史,你就會發現,戰場上殺聲震天,血流成河,都是一幫親戚在乾仗。
歐洲也是如此,從最早的城邦到後來的各個國家,其實都是娘親二舅家的互相打。
就是現在打出狗腦袋的協約國和同盟國,王室之間也都是親戚。
張人傑早就加入了一山先生的同盟會,成為元老。
“張老所言極是,這些年也是散儘家財,黃某佩服。可是,我們手下真的沒有軍隊,沒有一支像保安軍、北洋軍這樣能打的軍隊。北伐,談何容易?”
黃軫還是搖頭,一絲口風都沒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