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長誌氣了,幾十年了,不僅在華夏戰場擊敗東瀛軍,而且已經開始進攻東瀛本土。
人的心思是最難捉摸的,也最容易看透。
隻要是腦袋裡不進水,任誰都看得明白,東瀛人大勢已去,保安軍的勝利屈指可待。
今後的華夏,那個名叫劉大雙的年輕人一定是華夏最強有力的人物。
商人們反應是最快的。
麵粉大王、紗布大王、水泥大王、煙草大王等一群“大王”們,不用任何人催促,又一次慷慨解囊。
僅上海一地,就認購了三千萬邊區政府的特彆戰爭債券。
龍家在各大報紙上登出廣告,特彆聲明:“龍家購買邊區特彆戰爭債券五百萬銀元,永不贖回,做為傳家寶,留給子孫後代。”
這一個廣告,把其他人打懵了。
臥槽,還是老龍家反應快,這債券不贖回,就相當於過去的“誓書鐵券”啊!
一旦劉小子掌控了全國,這可是免死金牌一般的存在啊!
一時間,各家報紙紛紛登出廣告,一個個都在表態,債券不贖回,留下做個紀念。
這下好了,一億銀元的特彆戰爭債券一銷而空,買到的喜出望外,買不到的捶胸頓足。
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又一次被激發了。
“丟那星!老子愛國,買什麼買,直接捐十塊銀元。”
廣州大沙頭碼頭,幾個碼頭工人一邊歎著一蠱兩件,一邊大聲說道。
“打死東瀛龜兒子,算老子一份!”
重慶朝天門,幾個衣衫藍縷的苦力,邊涮火鍋邊嚷嚷著。
“阿拉鈔票不多,捐幾個小菜錢還是可以的。”
上海十六鋪,幾個工人也是邊吃小籠包也議論著。
“二他娘,把去年的麥子賣二百斤,全捐給保安軍!”
山東濟南鄉下一戶農家,喝著玉米糊糊的男主人正在吩咐女主人。
……
各種捐款很快超過了一億元。
得到了消息的劉大雙眼睛都濕潤了。
他不光是高興,最大的欣慰是民眾的覺醒。
多少年了,上不體民,下不知國,才是華夏最大的悲哀。
八國聯軍攻打京津,第一個出兵的是威海的華勇營。
天津塘沽下船的侵略者,是老百姓一兩銀子一個背下船的。
京城被打破,運送攻城扶梯的也是華夏的百姓。
這些事情,曾經深深的刺痛了劉大雙的內心。
這樣的國家,這樣的統治者,焉能長久!
老百姓以國為家,才是一個國家真正的希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