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和劉大雙的保安軍作戰理念完全不同。
保安軍追求的是強大的火力,重創敵人,減少自已的傷亡。
可這些軍閥部隊首領大多都是大清過來的人,並不把士兵生命當回事兒。
老子一個月花十幾元銀元養活你,打仗了,你就得往上衝,死了就死了,當兵的就得有這覺悟。
華夏的“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就是從古至今當權者最內心的寫照。
他們認為,養兵和請人打工一樣,我出了銀子,你就得出力拚命。
死了就死了,破席子一卷,亂葬崗一埋了事。
當兵的也心裡明鏡似的,當兵吃糧,這是個腦袋彆在褲腰帶上的活。
大家心照不宣,打要打得熱鬨一點,儘量不傷和氣,不送命。
《水滸傳》裡經常有的描述就是“官軍緝盜,連正眼兒都不敢看一眼。”
幾百個人就可以大搖大擺地占一個山頭,官軍決不去惹麻煩。
清末太平軍從廣西金田開始,一幫礦工、老農攻城掠地,一兩年打下小半個華夏。
真的清軍不堪一擊?也不是,大家腦袋裡就沒有什麼國家概念,反正天下是你們皇上的,老子吃糧當兵,可犯不上賣命。
所以,太平軍所到之處,遇到的抵抗極少,要不望風而降,要不望風而逃,反正不會死磕。
要不是曾剃頭後來出麵組織湘軍,發明了一個“結硬寨,打呆仗”的古板戰術。
大清恐怕早就不存在了。
一個沒有國家觀念的軍隊,是不會拚命的。
現在民國這些軍隊,也大致差不多。
你們一幫巨頭爭天下,我們當兵的就是陪著玩玩,送命的事情不去乾。
戰鬥打到天黑,西安城還是堅如磐石,沒有被攻破。
大家肚子也餓了,各自收兵,回去吃飯。
其實,東邊的守軍已經要崩潰了,很多人都準備舉旗投降了。
一個團的人,傷亡了二百多,這已經讓他們膽寒了。
必須佩服的是,上百個同盟會的人,一直搖旗呐喊,擂鼓助威,總算是讓大家挺住了。
吃罷晚飯,趁著夜色,鎮嵩軍首領劉鎮華出了指揮所,偷偷的向城牆方向靠近,他要就近觀察一下,看看明天怎麼打。
西安,他是必須拿下,他可不想再回豫西那些山溝溝裡了。
拿下西安,向南、向西擴張,他很可能也和北麵的閻老西兒一樣,人家做山西王,他做個關中王。
可是,他沒有發現的是,黑暗中,一個十二人的小分隊正在向他靠近。
這些人都是一身墨綠色軍裝,配備齊全,有兩個人手裡拿著長長的步槍,上麵配著烏漆漆的一個瞄準鏡。
這是保安軍潛伏在陝西的特戰隊,奉了靖安方麵的指示,乾掉劉鎮華。
馮玉祥的請求,劉大雙沒有回應,卻指示乾掉劉鎮華。
西安可以留給老馮,卻不能留給劉鎮華這個土匪。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