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也要殺人!”
孫策大聲的嚷嚷著,說完了自己才覺得有些奇怪,為何多了一個“也”字。
孫策本身武勇,又有統帥之能,自然是有些心高氣傲,之前北上之時,已經是捏著鼻子做人,苦苦忍了許久,現在總於是獨自領軍了,自然這個小脾氣就展露了出來。
當初守孝之後,孫策到壽春找袁術準備討回之前孫堅的舊部準備為父報仇,但是元素不太願意將這樣一隻兵卒交還給孫策,便支開孫策,讓其暫時去徐州牧陶謙手下當差。
而陶謙對於這樣一個從袁術派過來的人來說,自然是覺得礙手礙腳很是看不順眼,也是很不待見孫策……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孫策找了個由頭,回到了袁術之處,袁術還是不願意將原本孫堅的那些老兵交出來,便讓孫策去找其舅父吳景,說是丹陽出精兵,讓孫策自己前去招募。
孫策便再一次捏著鼻子忍了。
孫策忍著袁術,是因為袁術手裡麵有他想要的東西,不管是父親孫堅遺留下來的老兵,抑或是將來的發展,都需要仰仗袁術,但是並不意味著孫策他就絲毫沒有脾氣,任何人都可以欺負到頭上來。
這一次經過舒縣,孫策聽聞陸康大名,便上門拜訪,但是陸康看不起孫策,便讓自己的主簿接待,陸康自己並沒有何孫策相見……
這個麼,如果按照後世習慣來說,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孫策什麼職位?
朝廷封的懷義校尉,嗯,還是新晉升不久的,官秩頂多六百石,而陸康早就聞名於鄉郡,並且還被封為忠義將軍,雖然是雜號將軍,但是也是兩千石的官秩,這樣的差距能比麼?
就好像一個小市長去拜見一個高官級彆的人物,然後這個高官級彆的人讓秘書接待一下,自己沒有出麵,這要是放後世不是很正常,甚至是很有禮貌的行為了,但是在漢代,如此的行徑就是打臉了。
吃頓飯都能吃成仇人的漢代,孫策又是暴脾氣,頓時就不能忍,回到軍營之後便憤憤大吼,儼然一副要發兵帶小弟前去找回這個場子的狀態。
周瑜哭笑不得。孫堅和這些江東士族的關係就不是很好,如今孫策又來了,這個孫家,難道是天生和江東肛上了不成?
孫堅因為一言不合,就乾掉了王睿,又為了錢糧和官職,乾掉了張谘,這樣的事情在江東士族眼裡怎麼會有什麼好的評語?
若不是看在孫策現在是掛在袁術旗下,陸康說不定當場就會將孫策驅逐出去,連主簿都不會出來招待了。
袁術現在多少還算是比較正麵的形象,至少割據豫州還可以說是反抗董卓的暴政,事出有因,袁隗之死也博取了不少同情加分,所以陸康剛開始的時候,相對來說還算是比較認可袁術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袁術袁紹兩人不聽從朝廷號令,逐漸妄自尊大的嘴臉暴露了出來,肆意派遣爪牙擔任各地官職,將朝廷視若無物,這就讓陸康很是反感,也慢慢的開始對於袁術不滿起來。
或許是因為在前秦折損了太多,江東士族對於爭霸這個事情的熱情,仿佛是被項羽全數給一次性用完了一樣,到了現在依舊提不起多大的興趣來。
項羽曾經一度占領了華夏,攻伐下了鹹陽,但是對於江東來說並沒有獲取到更多的好處,其實就像是江東當時用自己所有的資源,所有的人力和物力在和全華夏的人在抗衡,即使是沒有劉邦,那麼也有可能出現其他區域的行政代理人,出麵和項羽抗衡,整個的中央政權,也不可能完全由江東士族把持擔任。
所以從這樣一個角度來說,項羽之後,江東士族似乎就吸取了教訓,對於爭霸天下這種事情,嗬嗬,還是算了吧……
江東士族可以不遺餘力的維護江東的和平,但是要讓江東士族參與天下的爭霸,對不起,沒興趣,至於誰能夠管理天下和江東,那是個江東士族無所謂的事情。
連帶著,江東士族就對於這些以武力爭奪天下的人,也都有些看不起,能嗶嗶就可以解決問題的事情,乾什麼要動手?
這些周瑜都清楚,但是怎樣要讓孫策這個暴脾氣也清楚,就成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伯符,陸家乃江東望族,其門生人脈遍布江東,牽涉甚廣,”周瑜試圖將厲害關係陳述清楚,“規矩有些大,這個,也是正常,伯符休要介懷……某當年前去拜訪,也未曾見到陸季寧……”
“什麼?!”孫策聞言,頓時跳了起來,“好惡賊!竟然連汝也不見!吾受辱倒也罷了,汝何能受其辱!該死!該殺!”
“這個……”周瑜有些感動,又有一些無奈,“吾乃小族,陸氏不見,也是常理……啊,此乃次要之事……伯符須知,若是陸家受損,便是江東震動,屆時江東士族皆視吾等為仇寇,豈不是寸步難行?”
孫策一瞪眼,說道:“誰敢阻某?皆斬之!”
周瑜有些無奈的笑道:“若是天下人皆阻汝,難道儘斬不成?”
孫策哈哈大笑道:“一人阻某,某便斬一人!百人阻某,某便斬百人!萬人阻某,某便斬萬人!天下人阻某,某便斬了天下人!”
“……”周瑜瞪著孫策,啞口無言。
孫策哈哈笑了一陣,然後便拍了拍周瑜的肩膀,說道:“公瑾好意,某知道了……某也是開個玩笑罷了……更何況豈有天下之大,難道皆為悍不畏死之人?殺他個百人千人,其餘便也膽寒了,何須殺儘天下人?”兵刃握在手中,某便是天理!不服,便殺到服好了,不怕,便殺到怕罷了!江東士族算是什麼?還不是一代代發展起來的,若是不乖乖聽話,不敬於某,便斷了其生機!某就不信,這脖頸還會比刀刃硬!某就不信,殺了一族十族之後,還有人膽敢忤逆某!
“……伯符,當下之急,乃多募兵卒也……”周瑜放棄了正麵的勸說,隻能采取將孫策牽引到其他的方麵的策略,“……若無兵卒,一切皆為虛幻……孫叔父之仇亦不知何時方能得報……”
“……”說到這個事情,孫策臉上就沒有了任何笑容,沉默了一會兒,便點頭說道,“……公瑾言之有理。父仇不報,非人子也!如此,便暫且記下,待某報得父仇,再來計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