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胡敏手一鬆,丟下了長槍,『某……願降!』
周邊的曹軍兵卒像是鬆了一口大氣般,忙不迭的將手上的刀槍扔到了地上。
胡敏見狀,沉默片刻,忽然說道:『某知道董昭董公仁逃走的方向!』
……
……
河東之地,血腥且殘酷。時時刻刻都有人受傷,有人死亡,但是在潁川許縣之中,卻依舊享受著安靜平和。
大漢的宮殿依舊在陽光照耀之下,金光璀璨。
即便是簡配的天子皇宮,依舊還是有一些華美的簷牙雕琢,富麗的金銀器玩,有一些看似不怎麼起眼,但是需要花心思和花功夫的器物。
就像是在冬日裡麵的暖爐,毫不起眼,在大殿裡麵的所有人都不會多看那暖爐一眼,可是它卻燃燒著自己腹內的火炭,默默的為所有人提供暖意。
厚重的風簾將寒風擋在了大殿之外,但是大殿之內的氣氛似乎也因為隔離了外界的空氣流動,而顯得有些凝固了起來……
這裡,原本是可以決定整個天下局勢的場所,現在卻隻能被動的看著天下的局勢的演變。
雖然最終的結果還未確定,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驃騎軍依舊在行動,天子的詔令……
不能說完全沒有用,但是確實當下看不出有什麼作用。
論及這個問題,劉協覺得臉上有些發熱。不知道是因為大殿之中暖爐的炭火燒得太旺,還是什麼其他的原因。
在詔令下達的過程當中,劉協多少也是有一些自己的小心思。
但是這樣的大事,顯然不是劉協一個人就可以辦的,他隻能請了平日裡麵算是比較親信的臣子前來商議對策。
比如崔琰的兒子,崔欽。
還有荀旉的兒子,荀運。
都是大姓。
但是也都是小人物。
這或許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必然。
劉協這裡,官職給予不了多高,畢竟劉協就算是想要給,也會被尚書令所駁斥,所以就像是小孩子過家家一樣,吸引來的自然也就隻有這些兒子輩。
自從詔令發出之後,劉協就不止一次的設想,或是幻想過當交戰的雙方接到了詔令的情景……
千軍萬馬,天使一騎東來。
寒光凜冽的刀槍之中,代表天子的節杖高高舉起。
大漢旌旗之下,身穿戎衣的將領軍校拜倒在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