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7章當危機遇到良機_詭三國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詭三國 > 第3157章當危機遇到良機

第3157章當危機遇到良機(1 / 2)

詭三國!

斐潛為什麼要推動貨幣製度?

很簡單。

就是為了華夏能夠走出去。

在大多數的封建王朝的輪回之中,絕大多數的挑者都是統一了華夏九十九座城池之後,就止步不前了。

當然這個九十九隻是一個虛指。

斐潛作為穿越者,想要將原本停滯下來的擴張車輪再次推動起來,就需要找到一根足夠有吸引力的『胡蘿卜』。

這一根『胡蘿卜』,就是貴金屬。

即便是到了後世,貴重金屬依舊是難以用人工合成,因為金銀都是恒星死亡之後的產物。在宇宙大爆炸之中,超新星的殘骸凝結到了地球之中,然後再由地殼運動,沿著岩漿開辟出來的通道達到地麵地殼,然後再被人類所發現。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金銀等貴重金屬,先天上具備稀缺性,華夏早一天壟斷,自然是早一天享受。

斐潛提出使用金銀幣,之所以沒有被大漢土著所排斥,還需要感謝一位先驅者,王莽。

王莽在改製的過程當中,幣製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隻是可惜王莽確實隻剩下『莽』了,他連續變動了四次,最後搞出了一個『大泉五十』來,雖然說對於民間私鑄的打擊很嚴厲,可是眾所周知的原因,讓收了錢的裁判去判斷球員有沒有腐敗?

王莽改幣製的失敗,導致大漢在那一段時間內,完全離開了銅本位,雜用各種布帛,金銀來充當貨幣,所以大漢金銀流通,其實有王莽的一份功勞。

其實說華夏是銅本位也不準確,因為華夏更多的是實用體製,什麼實用便是用什麼,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朝堂往往和地方郡縣博弈,各自掀底牌出老千,受害者卻是普通的百姓。

而現在,斐潛幾乎就是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的盒子……

荀諶回到了自己的住所,腦袋之中依舊還在思索著,甚至因為企圖理解一些超出他三觀之外的信息,導致有些腦仁疼。

對於大漢當下的人來說,即便是荀諶這樣算得上一流智慧的人,都對於斐潛的那些金融理論難以理解吃透。

荀諶坐到了桌案之前,似乎想要提筆寫一些參會的總結,可是提起筆來的時候,卻不知道應該從什麼地方寫起。

這是一個龐大的計劃……

荀諶現在想起來,依舊會覺得身軀微微的顫栗。

這是一個從來沒有任何人,沒有任何皇帝,或是丞相提及的世界。

是的,曹操失敗了。

荀諶再一次的肯定這一點,甚至心中比任何時候都要更加清晰和肯定,因為荀諶覺得斐潛和曹操,完全就不在一個層麵上。

在西域叛亂的時候,又有誰想過西域的叛亂是已經做了很多的預案的?

又有誰能想到斐潛在西域平叛,表麵上是針對呂布,卻耍了一個回馬槍,重點是那個鄯善國的條約?

這一擊,就在槍頭都送到了許縣的咽喉之下,多半山東人依舊茫然,根本就不清楚危險在哪裡,殺機究竟從何而出……

大漢攻伐外邦,實際上所獲得的好處不多。

但是之前也不是沒有先例……

比如夜郎國。

可惜當時攻克了夜郎之後,所獲得的黃金都變成了賞賜物品……

嗯,就跟當年大破匈奴一樣,牛羊賞下去了,然後就沒了。

驃騎的貨幣流通之理論,簡直就是精妙絕倫。

荀諶感慨著。

器物不使用,就是毫無價值。

錢幣不流通,一樣毫無意義。

所以,能用的器物才能稱之為工具,能流通起來的金銀,才能稱之為貨幣。

對了,之前的那些黃金白銀……

荀諶忽然想到了一個比較讓其恐懼的事情,然後連忙打斷了自己的聯想,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趕緊轉換了一個思索的方向。

是啊,就如驃騎所言,華夏之所以走不出去,那是因為華夏的山東守成之輩認為大漠之中,密林之內,戈壁之西沒有價值,可是所謂沒有價值的評判標準是怎麼來的呢?

能不能耕作。

一群目光隻是盯在了耕田之上的人,就像是隻是猜測皇宮裡麵的皇帝用金扁擔挑糞一樣,卻根本想不到為什麼不能用金扁擔做成貨幣呢?

大漠有金。

南中有銀。

西域金銀都有……

這些地方,還是斐潛表示說當下已經查探到的,而天下還有多少金銀產地是尚未找出來的?

金銀穩定,便是經曆千山萬水,依舊是金銀,不像是其他物品,會因為潮濕或是遇火而損壞,如此一來,從外域到華夏,金銀就會成為最通用的物品。

如此一來華夏多餘的產出,就有了銷路……

荀諶之前以為,華夏的產品是短缺的,但是一直等他到了平陽,也了解了長安三輔之地的情況之後,才明白其實華夏在大多數的時候,都能做到產品是有存餘的。

隻不過『存餘』,有時候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穀賤傷農啊!』荀諶感慨著,然後再次重複了這一句話,這四個字,然後長長歎息著,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道理,非要驃騎說破了,自己才能明白?

大力發展,或者說全力發展農耕的後果是什麼?

就是『穀賤傷農』。

當然,荀諶所不了解的是,地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可以長時間的剝削剩餘價值的權柄,會下意識的抑製生產力的發展,這就是封建王朝到了一定時期之後,嘴上喊著農桑為本,但是實際上一點都不會重視農桑技術的持續研究和提升一樣。

曆朝曆代,哪一個是研究農業技術,然後當上了大司農的?

除了斐潛這裡,便是再無旁人。

斐潛勾勒出了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當國家穩定下來,水利設施生產技術的提升,必然會導致農產品的產出超過了總需求,導致單價的下降,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士族鄉紳會利用各種手段,使得自耕農破產。

這幾乎是無解的,因為這就像是官僚必定腐敗一樣,當權柄在手的時候,人性當中的貪婪必定會一次次的誘惑著,最終淪陷。所以耕田即便是再多,也不能轉變華夏土地兼並的結果。

唯一的辦法,就是走出去。

而引誘走出去的策略,就是金銀。

農產品有保質期。

金銀沒有。

一旦華夏的財富價值觀從土地轉移到了金銀上,這種被激發出來的欲望,將會使得華夏人越過崇山峻嶺,渡過大江大河,穿過茂密森林,在原本的土地不夠,家族眾多的擠壓之下,自然而然的對外擴張。

就比如像是荀諶自己一樣。

當年被家族排擠的他,還不是一樣選擇了往外走?



最新小说: 離婚後,絕美老婆哭暈了 50年的我一路走來 清華足道 科技古龍在無限流裡麵不會無聊 界遊旅者 劍落凝霜 軍花身穿七零體驗另一種人生 通感逼人破案[香江] 末世之世紀輪回 民間傳說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