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的生活並沒有李正想的那麼美好。損
在部隊的時候,李正不止一次想過自己回到學校後的情形。
甚至在心理上都做了一些自我建設。
畢竟離開學校兩年多,回去後繼續學業,同班同學都全換了,不少東西改變後就已經無法重來。
隻是,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在部隊獲得的一切榮譽反而讓在他回到學校之後幾乎無法融入新的校園生活。
“李正同學,你能為大家說說,這一等功是怎麼立的嗎?你居然有兩次一等功還有一次二等功,都說說看。”
接風宴席間,有個學生處的女領導好奇地開始打聽李正的事跡。
“好!就請李正同學說說!”損
宣傳科那位絲瓜臉還沒等李正回答就已經開始鼓掌了。
這其實就是一種小把戲。
伸手不打笑臉人,掌我都鼓起來了,你還能不說?
“我的檔案裡不是寫得很清楚嗎?”李正好奇地問那位女領導:“領到你應該看過了吧?”
女領導豪爽地笑道:“看過,一次是去參加國際狙擊手比賽……對了,那次比賽,我在新聞上也看到過,可沒想到居然是李正你啊,昨天我還去查了查那些舊新聞,對照一下發現其中一個還真是你,我居然當時沒認出來!哈哈哈哈!”
李正心想,以前咱們就不認識,你怎麼會認識我?
但他很禮貌沒拆穿這事,謙虛道:“你說得對,是運氣好去參加比賽,拿了名次,所以才立的功,都是運氣。”損
官最大的地中海院領導臉上頓時嚴肅起來,手一擺說道:“李正,過度的謙虛就是驕傲。我是知道分量的,和平年代要獲得一等功,那是要拿命去拚的。”
說完,自己也忍不住好奇:“我最最驚歎是你不止拿了一次,還拿了兩次,你說一次是國際比賽拿的,但另一次我就不明白了……”
李正心裡明白他指的是哪一次。
是自己去203基地裡集訓,然後和5號教官他們出任務的那次。
隻不過後來那次任務被寫成協助某軍工科研機構在研製和調試新裝備的公差,無非是一種掩人耳目的寫法而已。
“另一次也很簡單,也是機緣巧合參加一次軍工裝備部門的新裝備研製和調試,當時那款新裝備要試裝部隊,臨時發現有些問題,然後剛好和我學的專業對口,我就被派去協助他們工作,最後在試裝日期到達之前完成了任務。”
“噢!是這樣……”地中海領導仿佛恍然大悟似的點著頭,嘴裡喃喃道:“不容易,不容易……”損
絲瓜臉攝影師說:“看來這立功受獎不光要看實力,也要看機緣呀!”
“那是……”地中海領導點點頭,讚同絲瓜臉這種說法,然後好奇心又上來了:“你剛才說你剛好學的專業和新裝備的研製對口……可你是我們學院的學生,你學的是法學,這跟軍事裝備研製有什麼瓜葛呢?”
李正笑道:“是我在部隊裡的專業。”
“噢!”地中海領導雖然年紀不小了,可看來對軍事的興趣濃厚,又問:“你在部隊裡學的什麼專業?”
李正淡淡地回答:“狙擊手。”
絲瓜臉攝影師頓時激動起來:“啊!沒想到是狙擊手專業啊!就是電影裡的那種千米之外一槍取人性命的專業,這可是電影題材裡百拍不厭的題材呢!”
李正隻能笑笑不說話。損
一個專業的狙擊手和絲瓜臉這種完全靠電影和網上自媒體獲得知識來源的人是實在沒法進行有效且愉快的溝通,用人話來講就是兩個字——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