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李正畢業了。
畢業前,特警隊長方斌帶著何飛他們幾個請李正吃飯,算是告彆宴。
席間,桌上擺了個空位,上麵放著一套餐具,酒杯裡盛了酒,麵前放著一盆紅燒豬蹄。
那是汪誠的位置。
方斌告訴李正,省廳為他請功了。
李正內心卻毫無波瀾。
他已經知道了。
莊嚴找他談過,上級沒有批準給他立功。
不光如此,莊嚴自己反倒受了批評。
至於原因……
李正明白。
追獵乃登,莊嚴扛下了責任,自己沒被處理就已經算不錯的結果了。
至於什麼立功,他不在乎。
是真的不在乎。
當兵的時候李正是渴望軍功章的,看到老兵的軍功章雙眼都會放光。
如今卻不會。
他已經是老兵了。
立過功,受過獎的老兵知道軍功章裡的含義。
這東西第一次拿的時候會很激動。
拿多了,反倒會看透本質。
什麼是本質?
是軍功章背後的意義。
假若能用一次一等功來換取汪誠的命,李正毫不猶豫會拿出來和死神交換。
】
沒有勸汪誠離開特警隊成為了李正至今揮之不去的心結。
哪怕堅韌如李正這種人,哪怕是最最頂尖的狙擊手,哪怕在死亡麵前能夠雲澹風輕多麼冷靜,李正心中終歸有著自己的柔軟和脆弱。
他甚至不敢去麵對白秀芬。
喬麗告訴李正,讓他放心,組織上會照顧好白秀芬,生活等方麵絕對無憂。
李正當然知道,隻不過對於白秀芬來說,那些也不重要了。
正當李正畢業之際,在南部戰區某個海島附近正在舉行一次演習。
演習是奪島演練。
模擬的主題是兩棲作戰與登陸。
兩棲作戰在pa曆史上真正被重視起來是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後逐漸加強,逐漸演變出各種類型的兩棲作戰部隊,包括陸軍裡也成立了兩支隸屬自己的親兒子兩棲作戰師。
但那個時代的兩棲作戰戰術還比較原始,采用的都類似二戰時期的戰術,雖然也有海空軍立體配合,可是因為當時pa的軍種構成,合成戰術尚未成型,因此還略顯稚嫩。
發展在二十一世紀,隨著pa的裝備現代化,軍兵種合成以及七大區改革為五大戰區等等一係列動作,外加信息化、網絡化等等加成,兩棲作戰麵臨著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各軍兵種以及不同的作戰單位如何在信息化、智能化時代實現完美協同從而提升兩棲作戰能力。
從此演習,是n戰區在自己的範圍內組織的一次對抗演練,檢驗的對象是戰區內的兩棲旅、空突旅、特戰旅在遂行兩棲作戰任務時候的協同配合情況。
演習導演部裡,莊嚴和嚴肅倆人坐在觀摩席上,一旁還坐著老冤家徐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