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西岸,懸崖觀察所。
藍軍兩名值班士兵正盯著麵前的監控屏幕。
不過信號十分不穩定,收到的乾擾極大,圖像一會兒正常,一會兒雪花。
藍軍士兵甲對士兵乙說:“怎麼乾擾那麼大?”
士兵乙說:“這都一整天了,你剛來上崗,不知道而已。”
說完,他起身,對士兵甲說:“好了,輪到你來值班了,我先回宿舍去睡個好覺,今天可把我累死了,紅方一直在不間斷乾擾我們,把我眼睛都看花了。”
士兵甲說:“你就不懂擴展一下頻段,通過快速變頻來排除一下?”
士兵乙說:“就你懂,我特麼在這裡都忙一天了,變頻後對方很快又會捕捉到我們的新頻率,又再實施乾擾,你來吧,我先回去了,有事報告。”
說完,起身頭也不回地離開。
士兵甲坐到了監控屏幕前,他常識調整頻率和波段,一番調教後,畫麵總算恢複了正常,不過還是偶爾有雜波導致圖像扭曲。
從軍事角度講,對付雷達乾擾主要有三個方麵。
首先是雷達主的抗乾擾手段,主要包括低副瓣天線、頻率捷變、副瓣匿隱、發射複雜波形和掩護脈衝等。
不過以上這幾種手段僅僅是雷達自身采用的抗乾擾技術,主要是從躲避乾擾、減小乾擾的角度考慮,屬於被動防守式的抗乾擾手段,所以效果一般,無法適應更為複雜的電磁環境。
所以雷達反乾擾還要進行技術反乾擾措施和戰術反乾擾措施,這其中包括了擴展雷達頻段、快速變頻、提高有效輻射功率、降低天線副瓣電平、防止接收機過載,采用抗乾擾能力強的新雷達體製等。
而最終極的手段還是戰術反乾擾,通過合理配置雷達網,與其他探測手段綜合運用,跟蹤並摧毀乾擾源。
剛調試好沒多久,突然,畫麵再次收到乾擾,雷達上出現無數雪花。
士兵甲歎了口氣,有些無力地靠在了椅背上。
沒辦法。
紅方目前的裝備對於藍方是有壓倒優勢,雖然藍方的某些單個裝備的性能並不差,不過現在的戰爭打的是體係,是一整套平台,在這方麵,藍方有代差。
“算了。”
士兵甲最後放棄了。
畢竟這裡肯定不是登陸場,不會是主攻點。
這兩天,藍方官兵私下都在議論,猜測紅方的主攻點應該是在南麵的珊瑚島至大樹灣一帶。
大樹灣一帶灘塗平整,有14公裡,雖然不算寬,但也夠用,相比起北部的熱門登陸點月亮灣來說,雖然窄了一半,不過戰術運用講究出奇製勝,因此現在藍軍內部流傳一個說法,紅方也許並不會選擇最優的月亮灣作為登陸點,而會選擇更冷門一點的大樹灣。
不過無論月亮灣還是大樹灣,都不會在自己這個被稱作虎口崖的地方登陸。
顧名思義,這裡叫虎口崖就是因為狀如虎口,隻有不到一公裡的灘塗,灘塗旁就是山,高達二十米的峭壁,繞行虎口崖要經過一段坡度達40度的山路才可以完成,對於大型機械化部隊來說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虎口崖這個點,估計在這次對抗演習中是最安靜的一個地方,兩不搭,因此這裡僅僅設置了一個排的兵力,用於監視海麵和空域的用途。
“嗷——”
士兵甲伸了個懶腰,長長地打了個哈欠。
他的值班時間長達四小時,從現在開始,要到淩晨兩點才交班。
漫漫長夜真難熬。
他甚至在想,紅方早點發動進攻就好了,免得自己在這裡苦等。
忽然,他聽見門外傳來一陣響動,仿佛什麼東西掉在了地上。
門口邊上倚這一把掃帚,莫不是風吹倒了?
他轉身離座,朝門口走去。
剛打開門,果然看到掃帚橫在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