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了十幾米後,1隊就沒給2對機會,一直死死守著這個優勢到達了種地啊。
當然,這隻是一個開始。
第二個小科目是扛橡皮艇跑600米。
橡皮艇就擺在終點,先到先扛,扛起就跑。
“把艇翻過來!”
人到達橡皮艇旁後,張建下達了命令。
其實這是一種取巧的經驗。
平時訓練的時候,橡皮艇是要正扛的,船艙朝上。
有時候教官還會故意增加難度折磨隊員,自己會跳到橡皮艇上,讓大家扛著他奔襲。
將橡皮艇翻過來扛其實更容易貼肩膀,船沿甘好能扣在肩膀和脖子之間,比將船底扛在肩膀上更牢靠更不容易滑脫。
這也是老兵才知道技巧。
它算是一種約定俗成——假如教官在橡皮艇上,你當然不能翻轉它,除非將教官摔倒地麵上去。
如果教官不在,隻是扛著空艇,怎麼扛著也沒明文規定,隻要你不把艇給撕了,隨便你采取什麼手段將它扛到終點。
其他隊員非常配合,協同一致默契極好。
“一二三!”
隨著大家數了三聲,橡皮艇被5人齊刷刷抬起上肩。
扛橡皮艇也要技巧。
首先,這玩意將近150公斤,5個人每人平均負重30公斤左右,外加單兵裝備,一身下來每人身上負重接近百斤。
在這種極端的負重情況下,想在海水中平穩的跑動其實非常困難,可以說平常人看到這種設置規則就已經頭皮發麻想要放棄。
可作為陸戰隊員,可就沒有後路可退了。
行也行,不行也要行。
因為要在沒至大腿的水中行走,所以張建負責艇頭位置,而魏胖子、強勇兩個體能好的扛艇右側,這一側是水深的位置,浪衝過來承受最大也是這一側的人。
施文和方成博體能上略遜,安排在靠近岸上這一側。
張建的位置相當重要,所有人都要盯著他的步子來跑,五人必須協同一致,否則其中有人快或者慢都會讓步調亂起來,用力如果不協調,橡皮艇很容易落地。
特種部隊裡的很多訓練科目都具備著這種協同特色,比如扛圓木,也是異曲同工。
一個小隊在經過這些看似無聊枯燥的訓練錘煉之後,彼此之間的默契會被提升到一個極高的檔次上,彆的不說,連進行cqb時候組成戰術隊形在樓宇間推進,經過訓練的小隊隊員之間步子都會極其一致。
這也是戰鬥力的一種。
即便安排合理,1隊在這六百米中還是遭遇了不少的驚險一瞬。
好幾次,因為浪大衝擊在身上導致魏胖子和強勇差點摔倒,橡皮艇好幾次失去重心嚴重傾斜,如果不是幾人配合默契,張建感到後麵出問題立即壓住步子穩住艇身,橡皮艇恐怕要落地扣分了。
600米,很短的一段距離。
不過已經領所有人感覺體力被抽乾了一樣。
正當大家都感覺再不到終點就得跪的時候,拐過了海灣的隊員們終於看到了那麵朝思暮想的紅旗。
“到了!還有不到兩百米!”
張建吼完這一句,後麵差點沒提上氣來,劇烈咳嗽幾聲。
求月票!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