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在外人看來,不就是一根繩子從直升機上滑下去,不就是十米八米的高度嗎?對於經過訓練的特種兵來講有那麼難嗎?
這就是行外人的看法。
正如傘降。
很多人都覺得不就是背個傘包閉眼睛往機艙外一跳,反正都是自動開傘,傘開了不就等落地就行嗎?
實際上哪有那麼簡單!
傘降也好,索降也好,對於降落場都有極高的要求。
所以不是什麼地方都能傘降和索降的,地麵上一點點的雜物或者樹枝之類都能要你的小命,一根電線就能讓你變烤豬。
鵬程號船艏的門吊之間有大約十米的場地相對平整,這裡可以所謂索降場。
隻是現在的海況不好,風也大,船艏位置的起伏也大,導致了速降索很容易卷上門吊,導致出事。
而王海洋現在提出了一個建議——
“不是在駕駛樓樓頂,你們看,駕駛樓和第一座門吊之間也有一塊空地,駕駛樓沒有那麼多鋼索,不容易被纏繞,我建議在那裡索降!”
駕駛員老何輕輕拉起直升機,調轉機頭朝著船尾方向。
鵬程號的駕駛樓是在船尾位置,駕駛樓前方和第一座門吊之間還真有一段空位,距離大約也就是和船艏的空位一樣。
而且船尾的起伏度沒有船艏位置大,這也是王海洋建議在那裡索降的原因。
隻不過,在那裡索降有個問題。
駕駛樓有一定的高度,如果直升機懸停在它附近,會產生氣流。
直升機駕駛員都知道,懸停的時候最好不要貼近建築物,螺旋槳產生的氣流會撞擊建築物然後回彈,和直升機螺旋槳產生的新氣流不斷對撞,形成氣流。
何況現在還有6級風,各種因素混雜在一起,未知的因素會更多。
所以大多數時候直升機甲板附近都是光禿禿的,儘量遠離艦艇上的其他建築,儘可能留空,為的就是防止出現氣流突變的情況發生。
在船尾的駕駛樓和門吊之間索降,這需要駕駛員不光經驗足夠老到,也需要有足夠的膽量。
不過此時大家似乎也沒有什麼好的其他選。
2號艦過來派橡皮艇登船已經被否定,而隨艦護航任務現在靠的就是這個6人小隊。
有困難?
那就自己解決。
特種兵嘛!
這種破事都解決不了,對不起是手臂上懸掛的那枚蛟龍臂章。
“我覺得可以試試,你們有沒有把握?!”
老何做出了決定。
這下子,到張建了。
作為隊長,他必須下命令。
而這個命令,他需要負責。
“行。”他朝老何點了點頭:“我同意。”
然後回頭朝其他人說:“我先下!”
還是老規矩,隊長先下。
沒人能搶奪這個“優先權”。
誰讓張建是隊長呢。
老何慢慢推動操縱杆,直升機緩緩前移,一直移動到駕駛樓和門吊之間的位置。
老何朝窗外看了一眼,慢慢降低高度。
他明顯感覺到高度越低,機身控製度越差。
終於,直升機在20米的高度上懸停。
這是他認為的最適合的高度了。
再低的話,怕是要受到駕駛樓的影響,安全保障就變得很是脆弱。
“隻能這個高度了,再低不安全!”
老何說完,機工問張建:“放繩不?!”
張建用力點了一下頭:“放!快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