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撤僑任務,我們現在馬上前往y國。”
張建終於給出了所有人期盼已久的答案。
“我們負責靠岸後的碼頭警戒和安保任務,必要是的時候會外派護送僑民,大家做好準備,那邊的情況有些亂,這回是真的成戰區了,到了之後……”
張建一口氣將小分隊的任務和到岸後的部署位置等等細分到每一個小組,具體誰誰誰負責什麼,誰負責警戒,誰負責在安保入口負責警戒,誰負責在船上製高點建立狙擊控製點,誰負責船邊的大口徑機槍崗等等,全部都在電子地圖上做出了部署。
這次的戰亂來得並不突然。
其實在之前的一個月,艦上就已經收到了各種預警信息。
y國局勢不穩定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真要說清楚來龍去脈還得往一年前追溯。
很多人都知曉半島上石油資源極其豐富,這裡的國家主要靠出售石油來補貼財政。y國也不例外,他們也產油,所以曆來采取的都是補貼政策,銷售的油品價格相當低,說句不好聽的,在那裡油比水還便宜。
可是去年開始,由於財政緊張的原因,y國決定施行新的能源改革。
出於削減財政支出的考慮,最後管理層決定取消實施多年的燃油補貼。
萬萬沒想到的是這項政策一經推出,y國國內立馬炸鍋了。
於是乎,各大城市的人紛紛舉行遊行,希望能夠繼續實行燃油補貼,並且降低汽油和柴油的價格。
可沒想到的是,這場因為燃油補貼而起的風波居然後來發展成了內戰,也導致了原本名不見經傳的hs武裝迅速崛起,直接和政府軍直接乾上了。
這種交鋒在今年進入了白熱化,hs武裝節節勝利,直接打進了京城,導致zt也落荒而逃,跑到了土豪駱駝家去避難。
基於駱駝和y國是盟友,所以財大氣粗的駱駝於三月開始對hs武裝組織控製的地區發動了空襲,這場軍事行動的代號為“果斷風暴”。
y國國內的情況急轉直下,本來隻是兩方勢力小規模的軍事衝突,到了三月下旬,已經發展成為好幾個周邊國家之間的軍事行動,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一時間,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紛紛關閉使館,要求撤離本國公民。
也就是在局勢變得忽然緊張的26日,jb啟動了應急機製,宣布開始撤僑,而在亞丁灣護航的海軍編隊當然不讓要承擔起這個責任。
其實彆以為撤僑是一件簡單的事,更不要以為隻是開個船過去往那裡一靠,打開艙門把人接走就算完事。
在接到命令的那一刻開始,編隊各艦艇之間各部門已經開始高速運作起來。
當編隊朝著y國港口航行的過程中,艦上的指揮中心開始進行各項準備工作,例如,軍艦靠港停泊具體流程,撤離人員登艦時的身份核準,停泊以及人員登艦時艦艇到警戒工作,撤離回國航行過程中艦上人員的生活保障,等等。
而因為時間非常緊迫,這些繁雜的工作必須在幾個小時之內就完成了準備,非常考驗一支艦隊的綜合協調以及指揮能力。
內行的都知道,製定這種大型的撤離行動,其計劃和準備往往要一個月時間。
這還是正常的。
如果換一些效率低的軍隊,時間會更長。
正如當年李正在國維和遇到的那些歐洲來的事務專員,無論你多少事等著辦,人家該休假就休假,拿個防爆牆的材料都要等上幾個月。
可在這裡則不一樣。
效率永遠是子弟兵最擅長的也是最高的。
那天夜裡,指揮中心的綜合作戰室裡燈火通明,艦上電台的頻道全開保持通訊暢順,從各方麵傳來的情報以及信息幾乎每半小時就更新一次。
從吉布提前往y國的某港口本來隻要航行不到三天的時間,在這三天時間裡,李正和隊友們一次次演練進入港口後如何快速進入自己的崗位。
李正的位置在2號艦的駕駛樓上,那裡是製高點。
但凡是狙擊手,能控製製高點就一定要控製,俯瞰的角度是最利於控場的,和獵殺行動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