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擊彆臂,準備!”
四連的訓練場上,隨著排長田增齊一聲令下,兩列士兵立即擺開格鬥架勢,齊聲大喊——“嗬!”
“走!”
隨著田增齊第二次個口令下達,扮演假想敵的持刀士兵右腳上步,手中的匕首猛揮,刺向對麵的戰友左側頸脖。
對麵的兵立即向右閃身,左手向外擋抓對方持刀的手腕,卷住對方手腕,幾乎同時右腿猛踢對方的襠部,在對方受到致命擊打疼痛難忍之際,右手猛挑對方持刀的右手手肘,猛地向右方向彆臂……
一套動作下來行雲流水。
但田增齊顯然不滿意,眉頭一皺,喊了聲:“停!”
他大聲質問:“沒吃飽飯呀!?一個個怎麼彆的臂?!”
邊說邊走到李正身旁,將他拉到一邊,對著所有原四連的兵說道:“我說過多少次了?擋抓要準,閃身要快,彆臂要猛!李正你剛才為什麼朝他的刀子上看!?”
李正心想,他拿刀刺我,我能不看嗎?
其實他犯的是每一個新兵都會犯的錯誤,那是人的下意識動作,對方揮刀刺向你,一般人會下意識後退,甚至逃跑。
但是偵察兵不行,偵察兵要上去製服對方,而且是徒手。
這聽起來像武俠小說裡頭的空手入白刃,好像挺瀟灑簡單的,可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光是這個動作,李正和四連的原戰友們都練了一個禮拜了,還是各種動作瑕疵。
迎著刀子上步彆臂奪刀,下意識就會朝刀子方向瞄。
可這一瞄,往往就會分神,接下來的踢襠動作就會慢,踢襠踢不好,接下來的彆臂自然就彆不到位。
對麵的原偵察營士兵們一個個看了心中暗爽。
原本幾個連隊湊在一塊變成一個連隊,偵察兵和步兵們的小摩擦自然少不了。
問題就在於誰都不服誰。
四連是神槍手連,槍法好;偵察連是偵察兵,格鬥捕俘優。
去靶場的時候,除了偵察兵的衝鋒槍射擊練習外,步槍輕機槍一律是步兵們勝出,往往回來的時候扛把子低著腦袋的是偵察兵。
可一到了捕俘、攀登、偵察戰術之類的訓練,原偵察營的那幫兵立馬揚眉吐氣起來,一個個在訓練場上把步兵們當幼兒園小娃娃來戲弄。
至於特務連那幫子兵嘛,人本來就少,所以就是打醬油吃瓜的角色。
步兵贏的時候,他們給步兵加油呐喊。
偵察兵牛掰的時候,他們又朝偵察兵們嚷嚷著乾得漂亮!
最近莊旅長不在,並且由於新組建的緣故,旅裡的很多重要職務都空缺,不少乾部還沒到位。
原來e師裡的團級乾部要麼轉業要麼去了合成旅那邊,隻剩下一個團級乾部裡單兵素質最好的李海鷗,他現在是特戰旅的副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