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訓教員張衍將跳傘這事說得千難萬難,在李正他們看來有些誇大其詞了。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是自己想錯了。
為了保證跳傘成功離艙,並且能夠河裡承受開傘和著陸的衝擊力,初學者首先要進行最基本的姿勢定型訓練。
所謂的“姿勢定型”,顧名思義就是要保持一個正確的跳傘姿勢長時間不動。
空降兵將這個動作進行了要領歸納,簡單起來就是一句話——彎腰含胸收腹屈腿。
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一點不簡單。
在第一次上理論課的時候,特戰一連包括李正在內聽張衍講解跳傘姿勢的時候都覺得這不是在開國際玩笑嗎?
這還要練?
不就是一個“彎腰含胸收腹屈腿”?
有多難?
不就是跟站軍姿一個卵樣?
站軍姿不也要求挺胸收腹雙腳並攏?
那麼這跟站軍姿有啥分彆嘛!
自己手下的兵在想什麼,佟誌很清楚。
但他不插手,也不想去教訓這幫小子。
因為現實會教這些新兵蛋子做人,明白什麼叫做敬畏。
能從千米以上高空一躍而下,克服各種氣流並且保證每次都安全降落在指定地點的流程絕對不是簡單的一個站軍姿可比的。
現在特戰一連到了傘訓基地,佟誌樂得清閒,隻負責在一旁看,在一旁監督。
他認識張衍,知道他的水平,也知道新兵蛋子們很快會嘗到驕傲自大的苦頭。
果然,第一天地麵訓練,練的就是大家認為最最最簡單的“姿勢定型”。
一開始,張衍隻要求大家嘗試一下,保持標準的姿勢定型十分鐘,找找感覺。
姿勢定型訓練說簡單也簡單,說不簡單那也不簡單。
姿勢看起來倒沒啥,換一個身體健康的普通老百姓,十分鐘就能學個大概。
無非就是雙手後背,彎腰收腹取腿,看起來就是一個背著傘包在飛機上三步離機時候的標準出艙動作。
但這個訓練有個好玩的地方,那就是它也有分解動作,和正步走、俯臥撐那些訓練一樣。
當過兵的都知道一點,不怕做俯臥撐,就怕做俯臥撐分解動作。
啥是分解動作?
正常的俯臥撐是一上一下,分解動作是班長念“一”,你就雙手彎曲做下去,並且保持著這個姿勢不動,腹部不能碰到地麵,完全靠兩隻彎曲的手支撐。
等班長念到“二”的時候,才撐起來。
分解動作耗費的體力比正常動作多一倍不止。
而這個姿勢定型也一樣。
聽理論課的時候,光是聽姿勢要領了,到了訓練場上體驗了十分鐘的離機動作後,張衍開始介紹起離機定型的分解動作。
“待會兒,我們進行離機姿勢定型訓練的時候要采取分解動作,這是為了更好地形成肌肉記憶和鍛煉你們的雙腿力量——當然了,你們都是特戰旅的,按說體力不是問題對吧?”
大家一想,艾瑪,張教員誇咱們呢。
於是所有人高興地回答:“絕對沒問題!”
“平時我們每天都跑十公裡呢!”
“小意思啦!分解動作而已嘛!”
張衍笑眯眯看著這群不知天高地厚剛吃過幾天夜粥就覺得自己天下無敵的新兵蛋子們,心裡早就笑到打滾了。
“好!很好!不愧是陸軍特種兵呀!大家現在休息好了沒有?休息好了我們就來一動了。”
“沒問題!”
回答聲排山倒海。
佟誌在一旁已經忍不住捂嘴了,轉身走到一旁去等著吃瓜看戲。
“待會兒,聽我念到一的時候,你們右腳離地,保持離機時候的取腿動作,等我叫到二的時候再放下來,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