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討論過這支小分隊會采取什麼戰術之後,李正的意見獲得了最多的認同。
李正認為這支神秘的小分隊肯定不會自己動手救人,換做自己是指揮官絕對不第一個去當出頭鳥,當炮灰。
要突襲就有風險,先撇開失敗幾率不說,就算成功,誰擔保不會有減員?
等自己救了vip,卻減員了,其他小分隊會不會搶現成的?
對抗規則上沒說明小分隊之間不準進行相互攻擊。
也就是說,九個班,相互之間都可以相互襲擊對方。
對小分隊的考核評分很大程度上就看vip在誰手裡,是誰將vip成功帶到最後的集結點,而不是看這個vip是怎麼得來的。
張建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說既然這樣,為什麼我們不能聯合其他班,一起完成任務?
侯軍問他,那你怎麼去聯絡其他班?彼此之間的電台不通,有沒有聯絡方式,就算讓你找到其他班,你敢保證彆人一定答應合作?
九個班,都能統一思想?
如果說有的班本身任務就是攔截而非營救,你去找對方談,豈不是送羊入虎口?
人家假裝答應,然後等你動手後給你一梭子,他就完成任務了,你就算是徹底“光榮”了。
這個對抗局令人很是頭疼,老季設置方案的時候本身要的就是一個“亂”。
越亂,越複雜,越能考驗小分隊的作戰能力。
作戰能力也包括判斷敵情和製定方案。
張建被侯軍的話問住了。
他確實也沒有好的辦法能將九個班都聯合起來,更何況現在彆的班在哪,彼此之間都不知道。
這也是侯軍決定尾隨那支“鯰魚”分隊而不打算自己親自動手的原因。
他篤信這個分隊肯定有辦法最後攔截vip。
跟著他,肯定能找到機會救出vip。
問題最關鍵的地方在於是在什麼時機、什麼地方動手,最難的問題在於自己的這個班能不能乾掉彆人那個小分隊。
因為對方很顯然是老資格的“老特”,而自己這頭卻是一群剛入門的菜鳥。
“班長,有情況。”
負責觀察盯梢的“人肉雷達”薑誠忽然發出了警示。
幾人趕忙圍了過去。
“什麼情況?”
“他們好像在準備釋放無人機。”
侯軍連忙舉起偵察儀,對準了“鯰魚”小隊所在的位置。
果然,在紅外
他們是黃昏的時候進入這片區域的,之後一直靜默,仿佛消失了一樣。
現在入夜了,難道他們要動手?
可是這裡的位置距離目標點還有至少兩公裡。
動手也不至於將出發陣地選在這裡才對。
那麼……
他們的動機隻有一個——偵察。
“全都做好防紅外準備,檢查下自己身上有沒有熱源,立即隱蔽!”
侯軍用最快的速度下達了命令。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