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知道邵曉倩不會撒謊,她能這麼說,鐵定就是真的。
他酸溜溜地連說了好幾句“不公平”。
邵曉倩問他,什麼不公平?
李正說,我們男兵拚死拚活一個連隊去30個還要集訓後才知道能不能出國,你們倒好,還沒開始就知道自己能出去了。
邵曉倩聽了咯咯笑,反駁說你知道啥叫物以稀為貴嗎?
李正無語。
理確實是這個理。
熊貓是熊,黑熊也是熊。
可能一樣嗎?
當然了,李正對自己的軍事水準還是很有信心的。
一排本來的戰鬥力就是全連最強的,自己在一排裡的訓練水平是排在前列的,並且說到狙擊專業,整個排除了侯軍和佟誌,彆的他一點都不顯得遜色。
經過半個月的煎熬,最後一連組織了一次全麵的摸底考核,名單最後是在早上出操前集合時候宣布的。
30人的名單,一排占了一半,一排的名額中,一班又占了一半。
這就是實力。
過了旅裡的這一關,就要去過軍區的那一關了。
這次組成的維和營由a、d兩個集團軍抽調人員組成,共410人,由1個多功能工兵分隊、1個建築工兵分隊和1個醫療分隊組成,另外配備一個30人的快反排。
參加集訓選拔的有足足上七百餘人,按照所在的專業劃分集訓隊進行綜合集訓。
a軍教導隊將其中兩棟房子騰空了,當做是維和分隊出發前的臨時集結地。
要出國維和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也不是說背上背囊,穿上那身藍精靈衣服說走就走。
走之前一大堆繁瑣的事。
以至於參加過的兵都說,比平時訓練要累多了。
其實出發前的任務嚴格上講就是兩大項目——第一是個人身心上的準備。
這一點包括了進行一些必要的思想教育,看一些相關的文字和影像資料。
然後是進行必要的基礎外語訓練。
國那邊主要使用三種語言,英語、法語和當地土語。
除了這些,還要進行戰術和體能訓練。戰術訓練多數都是快速布防、警戒、乘車作戰等等。
還有一項當然就是身體檢查和疫苗注射。每個人都要接種流行性腦炎、霍亂、黃疸、白破、出血熱、甲肝等6種疫苗,自後還要根據當地情況接種有針對性的強化疫苗。
畢竟是萬裡之外的非洲,不說水土不服的問題,至少那裡的衛生條件絕對比不過國內,很多流行病種也很常見,不得不防。
第二個大項目當然就是物資準備。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現代化的部隊,講究的是後勤補給和保障。
所以除了莊嚴這個警衛排之外,還有一個行政保障排,人員從市直和集團軍裡直接抽調組成,裡麵大多數一些翻譯、乾事、參謀之類,還有政治部的宣傳人員。
他們負責上傳下達,負責和維和部隊司令部之間的溝通,還有一些行政事務上的處理。
還有物資方麵要保障武器裝備、後勤給養、辦公器材和生活器材。這一切都要從國內運過去,而且必須符合聯合國維和部隊的規定,例如重武器是不能攜帶的,一般隻攜帶小口徑機槍和步槍,還有狙擊槍,就連快反排使用的92口徑的機槍。
這一切,都要在出發準備為完畢。
到了目的地,和教導隊有關領導做好交接,人員開始入住。
大家還在營房裡整理內務的時候,外麵陸陸續續有了其他分隊的人員報到。
不到三天,整個教導隊變得異常熱鬨。
未知的旅程,陌生的戰友……
整棟上上下下都傳來腳步聲和交談、叫喊的聲音。
那種感覺,讓李正仿佛回到了新兵連的時光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