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荒廢的院子,位置也相對偏僻。
院子裡有幾棟非洲風格的兩層高建築,但一看之下令人觸目驚心,牆壁上麵遍布彈痕,院牆好幾處已經被炸塌了,當時估計是進攻的時候直接用炸藥或者用rpg給轟的。
從前這裡肯定發生過交戰,而且戰鬥還非常激烈。
看到這一幕,李正不由得有種喉嚨發乾的感覺。
他走到牆邊,摸了摸那些彈孔和彈痕,仔細查看了一下。
彈孔穿透了足足兩層後的磚牆,魏胖子伸手量了一下,眼睛馬上圓了:“我艸,12.7口徑的子彈。”口徑,那是重機槍的口徑。
躲在磚牆後麵的人估計會被撕碎。
在熱兵器麵前,磚牆簡直不堪一擊,沒有半米厚都沒啥大用。
院牆的另一側,國的國防軍已經將中國維和部隊之前已經通過海運途徑運輸過來的集裝箱還有各種工兵機械都送了過來。
今天有些特殊,考慮到中國維和部隊初來乍到,聯團那邊派了一隊非洲國的維和士兵暫時協助警戒。
這個駐地看起來破破爛爛,但好在也並非一無是處,一是大,麵積足夠大;二是地處市郊之外,夠偏僻。
偏僻也有好處,在市郊野外設置營區更利於布防。
在人口密集的市區駐防其實是最麻煩的。
市區的周圍建築物多,警戒人員的觀察視線受阻,更容易被敵人利用建築物進行襲擊。
而且人口密集地區百姓多,發生點啥事還會牽連到當地居民,會讓士兵投鼠忌器,甚至影響反擊和反應速度。
好在這一切都早已經有預案。
其中就包括了安家環節。
來到陌生地區,任何部隊的首要任務就是根據地形構築一個安全的營區。
營區就是整個維和部隊的根,未來至少半年時間都要在這裡生活、駐防。
但這一切難不倒中國軍隊。
這個藍星上麵沒人比中國人更懂建設,也沒人比中國人更會建設,和某些喜歡發動戰爭的國家相比,中國人骨子裡就有著在廢墟裡建設出輝煌的基因。
在李正他們到來之前,其實已經有一個20人的接裝小組飛到國。
這支小分隊是軍區直接派出的,任務是負責大型裝備的提貨和交接,還有和聯團協調運送等等問題。
所以當李正這些警衛分隊和工兵分隊的官兵到達的時候,維和分隊需要使用的輕型輪式步戰車和工兵兄弟們所需的各種工程機械已經提早一天運到這裡,放在了院子的空地上。
現在,維和分隊紮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營區附近的雜物和雜草,鏟除空地,挖出地槽,把集裝箱簡易房吊裝過來安裝好。
這種簡易的集裝箱式房屋是專門為部隊野外駐紮所設計的,起初就是因為維和任務而產生的需求才產生的裝備。
它一般是兩層,底下一層半截埋在土裡,通過卯榫鏈接好,裝上空調,防風防雨又舒適。
當然了,目前沒有電力,指望這個國家的基礎建設將電送到營區不現實。
要麼是後期工兵部隊的兄弟幫著他們建,要麼就是直接用野戰發電機組提供用點,隻不過費油而已。
整個營地足有5000平方米。
這是圖紙上說的,但實際上周圍空無一人,說多少都沒問題。
工兵連的哥們開始領取帳篷和搭建廁所的材料,在營區裡開始忙活起來。
廁所,無疑排在第一位。
由於剛剛到達,要在天黑之前建起一個半永久性的營區簡直是天方夜譚。